【本報訊】全球暖化危機日趨嚴重,本港城市大學學者發明一部小型儀器,利用磁力吸收機器震動產生的能量轉化為電力,希望透過節能減排,減少溫室效應。
香港工程師學會創新科技專責小組昨日舉行「能源科技」座談會。城市大學製造工程及工程管理學系副教授謝偉達指出,目前安裝在偏遠或危險地區的機器,主要靠無線傳送感應器,監測機器的運作情況,這些感應器的電池,經常要靠人手更換。他說,他已經在實驗證明,只要透過共震原理設計一部具有磁力的廉宜小型儀器,配合機器震動頻率,吸收震動產生的能量,可把原來沒有用的能量,轉化成電力供應給傳送感應器。
降低區內熱島效應
城大建築系實驗室經理王中介亦表示,市民日常使用的家電、機器等釋出的熱力,可利用熱管轉化成熱能,可提供能量,例如給水加溫等。
奧雅納工程顧問董事邱萬鴻說,政府在啟德發展區將採用區域供冷系統,將冷凍水經由地下水管網絡,送到區內每座用戶建築物的空調系統。好處是減少排放出的溫室氣體和污染物,同時可消除噪音、震動和熱捲流等,降低區內的熱島效應。供冷系統較風冷式空調,節省35%用電量,較水塔式水冷空調節省20%,估計每年可節省76.5萬元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