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五美國公佈最新失業數據大幅優於預期後,美滙指數隨即由11月底52周低位急升1.5%。周一本欄已經指出,上周創52周新高的二三線股份急升,形勢看似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投資反應傾向保守;文末亦提到,美滙指數將為投資者提供有用的短期資金流向線索。
經過幾天的觀察,看來美滙已開始具備中短線反彈的條件:首先,杜拜事件雖似告一段落,卻再次證明歐洲銀行不但是美國次按的「大儍」,亦是今次杜拜危機的寃大頭;其次,繼杜拜之後,希臘及西班牙這兩位「南歐病夫」,病情其實不遑多讓;再者,歐元兌美元自02年至今已累升逾7成,對歐洲出口造成莫大壓力。美國經濟雖弱,歐洲亦難言強,在美國最新的經濟數據暫勝一仗下,很大機會成為投機者平美元淡倉的藉口。
資金避險 高息股急升
本周指數雖然回調,個別我們持倉一段較長時間的高息「發霉股」,過去幾天突然急升,亦引起我的不安,因為這批股份是作為投資組合打「守勢波」緩衝之用,本周股價逆市上升,很可能是市場上想法相近的投資者,開始將資金停泊入避風港的折衷措施。
自6月初市場已經歷5次壓力測試,昨日是第6次。過去幾次令很多戒心較重的投機者吃大虧,幾次失敗的經歷令參與者出現負面反饋情緒,令市場越來越多人站在同一陣線。問題是,如果短期內沒有新力軍加入看好行列,上升動力將無以為繼。今次會否成為第6次狼來了,一兩日內便有答案。
林少陽 以立投資管理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