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不要國家元首「圍威喂」集體排放廢物才推出個近乎合作的協議,根本上,每一個地球人都責無旁貸。最新發現,藝術工作者亦能配合大議題下表演,利用自然環境做舞台,燈柱牆壁是道具,太陽是燈光,跳舞故事亦由環境所引起,陰晴圓缺有不同的情景。當能善用環境,善用資源,放諸四海皆是舞台後,才想起一個爭辯多年都沒結果的西九文化區,已顯得多麼的無謂。
記者:梁佩芬
攝影:林栢鈞
土炮環境舞上大台
香港地,找安樂窩難,找工作室難,還說要找舞台?那何不因地制宜,就以石屎森林為台板。說真,當抬頭是密麻麻的高樓大廈,垂頭則見一堆堆人在跳舞時,該很美吧,這就是在外國流行已久的Site-specificDance,中譯環境舞蹈或景點舞蹈,從YouTube上看到美國著名編舞師StephanKoplowitz,在辦公室門口、泳池、樓梯底都可跳出不同感覺來,與一般站在舞台上表演,是兩碼子的事。
毋用移船就磡,我們何不就在政府總部跳、在電車站跳?兩年前太古坊曾作過一次大型「景點舞蹈嘉年華」,由糖廠街跳入甲級商業大廈穿越長廊電梯天橋。今年重來易名「舞蹈嘉年華」,沒了「景點」二字不打緊,一樣是穿梭太古坊齊起舞,最重要是全部150位舞蹈員及編舞者都來自香港,本土出產本土創作,不再依靠外國的月亮。
太陽是燈地磚是場
我們的香港,一向不乏人才,問題是你有沒有留意。今年參加表演的12隊舞蹈團,續由香港青年藝術協會統籌,集旗下舞蹈教師及學生。由早上11時跳到傍晚6時,每小時的起點是太古坊英皇道有蓋行人天橋,然後德宏大廈平台,再入糖廠街,後上康和大廈ArtisTree,返回天橋,落大堂,最後出去太古城旁的花園滙圃,此為一圈,共六場,只要你其中一個小時逗留在此,跟隨大隊走東走西,都有機會看畢全個表演過程。
正因由早跳到晚,觀眾又來自360度,無論編舞及衣飾都要與環境相融合,像由FriendsJunction在糖廠街表演的《跳舞是表達,不是表演》,編舞者KennyNg,曾與劉德華、側田、EO2等合作,出名編HipHop,今次他帶領30位學生街頭互動,有扮蠟像、有在燈柱跳舞、有些又對着玻璃:「我一到太古坊實地考察,不作他選,已敲定糖廠街一片空地做舞台,可直接感受陽光,所以我們的衣服都以紅為主,表現活力朝氣,女裝還附珠片,太陽下顯得閃閃金輝。」還有地下的紅階磚,都可突出HipHop的動感。
激發舞者留意環境
藝術其中一個功能,是把眼看不見的東西呈現透視和還原,而環境舞蹈亦帶着同一因子,從不同的環境激發舞者要留意身邊環境,從觀察環境下編出自己的語言來,今年首次參加的PatriciaChiu,挑選了有噴水池的滙圃來表達《愉悅》,無獨有偶,與剛於今年六月離世的現代舞大師翩娜.包殊一樣,玩水:「我於澳洲時曾在河流跳舞,非常刺激,所以一看到噴水池,已知自己想怎樣。」與朋友Siobhan和Muriel合組Incite囗,徘徊在兩個噴水池,利用潑水、跳水、拉水等交織一段講追得喜悅的故事:「沒甚麼內容,是想表達我們突破規範走入閒人勿進的水池時的心情及種種想像。」她們三人玩水的興奮,足以抵得上十多度的冷天氣,難怪一綵排完畢圍觀者即拍手大叫,歡樂已從濺起的水花觸動各人了。
工作與娛樂不可或缺
太古坊,用一條條行人天橋連接不同大廈,就像連接着不同的人物,QueenieChick與四個來自不同地方的碩士同學,在天橋上編織《五行》,「五個人五種性格,金、木、水、火和土,但大家在一條橋上連接了。」這就是從環境影響出來的舞蹈,五人時合時分,最終大家都衝着同一目標向前奮發,就算前面是另一個工作的地方,也是Queenie帶領另一隊六少女生合作的《生活非工作非生活》。
這裏本就是一個工作的地方,坐在辦公室不見天日,最多等個CoffeeBreak,過後,沉悶如昔!「看到電梯、玻璃窗,我想到困在太古坊裏頭工作的人,其實是很想外出的。」在加拿大修畢舞蹈學士課程的Queenie,與少女學生幻想成上半身工作,下半身玩樂:「在辦公室工作,並非生活的全部,而生活,亦要有工作,才可平衡。」我都想,可恨是電腦鍵盤太笨拙,跳不起。
太古港島東舞蹈嘉年華
日期:12月12日(11:00am-6:00pm)
地點:鰂魚涌糖廠街太古坊
查詢:28445096
1. 免費舞蹈工作坊:包括JazzFunk、現代舞、阿根廷探戈、音樂劇舞、傳統印度舞、巴西戰舞及蘇格蘭土風舞。
2. 公眾導賞團:帶領市民欣賞特定演出,認識環境舞蹈。
3. 已在港定居的威爾斯攝影師GarethBrown相展《BodiesinMotion,Bodiesat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