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同事轉發同業惠理集團(806)屬下兩個基金的11月報告,赫然發覺他們分別持有27%及30%的B股,反而香港掛牌的H股比例只有17%及20%。我覺得驚訝,不是因為不認同其做法,而是佩服謝老闆及他們團隊的膽識。
事實上,本欄早於11月初已指出,不少A股及B股的估值,都比H股同行便宜。以汽車股為例,當時不少本港上市汽車股估值已升至歷史新高,反觀不少國內掛牌的B股,估值折讓令人垂涎。難怪昨日與同事談及惠理基金的投資組合時,發覺其10大持股,與我們的持倉有幾分相似。我以為自己在一個月之內,將B股持倉量由6%,大升至近22%的投資決定已經夠進取,殊不知他們的持倉比重比我還要高那麼多。
基金持重倉須有十足把握
A及B股素來波幅奇大,夠膽持有重倉,必須有十足的把握,否則一旦摸頂接火棒,將很難向上司及投資者交代。未做過基金經理,不會明白每月要向上司交數的心理壓力,因此能夠自立門戶做老闆,可說是一種福氣,雖然話得說回頭,我們仍要面對投資者,及客戶可能離你而去時管理費不夠支付燈油火蠟開支,還有家庭子女教育費的壓力。
上月買夠貨之後,基本上我們的投資組合已暫停增持B股,不過,如果要我取捨,即使在現水平我仍堅信B股不少汽車及內需股份,投資價值仍高於不少H股同業。即使是近日本欄提及的中資保險股,現時上海上市的A股,亦較本港掛牌的H股便宜近10%。
林少陽 以立投資管理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