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年維港兩岸的電費命運逆轉,不少九龍與新界的中電用戶大嘆無奈。有每月繳付近50萬元電費的酒樓集團批評,兩電公司每次加價,商業用戶都是首當其衝,「電費回贈又唔見我哋有份,好唔公平。」
每月電費13萬
彩龍船火鍋海鮮酒家集團在九龍有五間分店,港島得一間,每月合共繳付的電費逾百萬元。老闆梁振華表示,當初業務集中在九龍發展,是因為港島營商成本較高,其中一個原因便是電費較高,沒料到來年只有中電加價,「每個月又要畀多兩萬幾蚊電費,覺得幾無奈。」
百里鮮海鮮火鍋酒家在港島有兩間分店,九龍一間。老闆郭綠明表示,港島區的電費一向較九龍高出三成,例如其中一間九龍分店有1.3萬平方呎,港島分店只有1萬平方呎,但兩間分店的電費同樣每月約13萬元。他說全部分店已採用慳電膽,又要求員工在落場時間關掉燈及冷氣機。對於中電加價,他同樣表示無奈,「我哋商業用戶畀咁多電費,每次加幅都係我哋最多,回贈又唔見我哋有份,好唔公平。」
中電指七成住宅用戶增加不多於10元電費,一般中產家庭或不覺有影響,但低收入家庭難免感到擔子又重了。環保人士孫可昕則過着慳電生活,絲毫不受加電費影響。她與父母及弟弟居於九龍,但每月電費只需150多元,「我屋企部冷氣十幾年都冇開過,即使大熱天時都唔開,平時啲燈、電視唔用就熄咗佢,呢啲習慣可以慢慢培養。」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