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一如所料仍是以擴大內需為刺激經濟國策,內需股及周邊相關股短期向上形態應可維持,可趁整固時累積。食品股越升越有,老實說,食品股一向受政策風險影響較低,自己一直都是採取買了後放在櫃內的策略,殊不知一個內需浪可令此類股份點鐵成金,季初建議買入的中國食品(506)及中國糧油(606),升幅已非常可觀,暫時仍會繼續持有。現在炒新股,號召力在於概念是否可炒,而挾着食品股的餘威,相信昨日開始招股的中國玉米油(1006),可塑性不俗。
中國玉米油為內地最大的食用玉米油製造商,截至去年底,其食用玉米油產量佔內地總產量30.6%,產品分為自家品牌「長壽花」、「金銀花」,及銷予其他企業的散裝,當中自家品牌銷售則佔總收入14.6%。中國玉米油的上半年收入其實一般,溢利更出現倒退,但市場預測全年溢利將不少於1.13億元,即會按年上升23.6%。
越投繼續是焦點
現時市面上同類型股份不多,雖然中糧同樣有油籽加工業務,佔收入60.3%,但中國玉米油還有生物燃料及生化、大米貿易及加工等業務,業務較為分散,加上其預測PE為10至15倍,亦較中糧為低,吸引力仍然存在。
至於另一隻內房股融創中國(1918),應為今年最後一隻掛牌的內房新股,業務主要集中在天津、北京、重慶、無錫及蘇州,發展住宅及商業綜合用途,業務上與其他的內房不會差太遠。目前市場上內房股數量極多,已上市的內房股有盤路可跟,新股值博率多少大家心中有數,估計融創反應一般,與其估估吓,玩少一隻無傷大雅。早前建議買入的越秀投資(123)已破位上升,加上資產質素不俗,自己繼續將焦點放於此股上。
昨日內銀股急回,又是水緊舊聞新炒之故,如早前趁機減了點工商銀行(1398)、建設銀行(939)者,又是趁跌博反彈的機會了。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