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良心 - 塵翎

日本的良心 - 塵翎

紐約的韓裔朋友埋首準備一個關於慰安婦的大型藝術展覽,明年在紐約展出。前陣子她到中國完成最後階段的資料搜集,聽了一堆嚇人的故事,好像從一條幽暗的隧道爬出來。
我們討論着如何把這作品帶到中國展出,打聽了一些渠道,都說太敏感,不可以,怕的是「影響中日關係」。因為堂皇的外交關係,被掩埋的故事不知多少。朋友從這些女子故事得到的最大啟示是,她們活到了最後,本身就是一股力量,可以給千千萬萬的女子帶來希望與愛。有時朋友寄些片段來,我看着聽着默默流淚,卻也打從心裏湧出勇氣,對於一些生活裏的麻煩與挫敗只覺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村上春樹的《1Q84》到後來有點「力不從心」,但書裏對極權的批判,卻明亮刺眼。《地下鐵事件》之後,村上選擇回望日本社會,反思國家深層的問題。村上有村上的風格,但說到道德力量,大江健三郎來得更深刻有力。他鞭撻日本政府不遺餘力,要求國民直視歷史,面對黑暗,承認錯誤。
前陣子大江健三郎到台灣演講,當一名日本《朝日新聞》記者,問他對於中國和台灣未來該怎麼走,可否提出看法,大江健三郎突然提高語氣說道,「我覺得這輩子最不該講的話,就是以一個日本人的身份,對中國和台灣兩岸應該要怎麼走,表達甚麼意見!」日本的良心,他是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