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約有15%夫婦受不育困擾,部份因是男性生殖系統阻塞,令精液中沒有精子。香港大學外科學系泌尿部成功利用新式手術,為22名男性打通已阻塞的生殖系統後,當中32%夫婦成功誕下子女。
不育是指若有正常性生活下,一年以上仍然沒有懷孕,本港約有15%夫婦屬不育,當中約半數個案是男方的責任。研究顯示約10%至15%的不育男性患有無精症,即精液中沒有精子,當中約40%患者屬附睾阻塞。附睾是連接睾丸及輸精管的管道,精子離開睾丸後,會停留在附睾繼續生長,若附睾阻塞,精子不能流到輸精管。
創傷性低 防漏更理想
港大外科學系於01年7月至07年11月,為22名有附睾阻塞的男性進行「套叠式輸精管附睾脗合術」,患者平均年齡36歲,當中12人進行一邊的附睾手術,餘下患者則進行兩邊附睾手術。手術先將附睾切斷,再將直徑只有150微米的附睾管套置在輸精管的管腔內,此方法較傳統做法創傷性低,防漏效果也更理想。
負責有關研究的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談寶雛指,研究追蹤病人的健康狀況約15個月,整體手術成功率達57%,即精子能暢順流動;只進行單邊附睾手術的男性,成功率只有50%;進行兩邊附睾手術男性,成功率達64%。手術後有七對夫婦成功誕下孩子,當中三對夫婦屬自然妊娠,四對透過輔助生育法懷孕。他表示,應為不育夫婦進行個別輔導,讓他們選擇是否接受相關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