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風景線:縣市長選舉藍消綠長 - 卜大中

台灣風景線:縣市長選舉藍消綠長 - 卜大中

上周六台灣舉行十七個縣市長、縣市議員和鄉鎮長的選舉,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縣市長的選舉。國民黨原來擁有十四個縣市長,民進黨三個;選後國民黨剩十二個,民進黨收復宜蘭縣,保住原來的屏東縣、雲林縣和嘉義縣。而花蓮縣原國民黨籍的立委傅崐萁,因有涉嫌貪污官司在身,被黨主席馬英九拒絕提名而脫黨競選,竟以高票當選,算是無黨籍。而競爭最激烈,具有指標意義的三個縣,宜蘭、嘉義都是民進黨勝出,新竹縣國民黨保住。中國涉台專家總結認為民進黨獲勝。

民進黨小勝其實大勝

這次的選舉,可以說民進黨看似小勝,其實大勝;國民黨看似小敗,其實大敗。縣市長當選的席次表面上重要,其實兩黨的總得票率差距,才更具有兩黨興衰的重大意義。
對本次選舉,可以拿兩個指標斷輸贏:宜蘭縣、新竹縣、嘉義縣的成敗,以及兩黨得票率的差距。結果民進黨多一席。算是小勝。而得票率方面,民進黨大幅提升,則是大勝,說明二○○八年大選時投馬英九的淺綠票,大多已經回巢。
四年前縣市長選舉,國民黨獲得厭惡陳水扁執政的選民支持,以百分之五十一點八得票率大勝民進黨的百分之三十八點二;但上周六的選舉,國民黨大跌至百分之四十七點九,民進黨上升至百分之四十五點三,只差二點六個百分比。去年總統大選時,馬英九以百分之六十點五的得票率,大勝對手謝長廷的百分之三十九點五。可見這一年半來選民對馬政府的失望。
根據親泛藍的台灣《聯合報》七日宣佈的最新民調指出,縣市長對決後,馬英九的聲望只有百分之三十三;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則升高至百分之四十三,即使泛藍支持者,也有百分之三十八不滿意馬的表現。對此次選舉,有百分之四十四的民眾認為國民黨輸了,百分之十九認為沒有輸贏,僅百分之九覺得民進黨是輸家。該民調顯示,中央執政成績不好、政策失當、對馬個人不滿是這次國民黨失敗的主因。

蔡英文喚回選民信心

這次選舉對兩個人特別重要:馬英九和蔡英文。對馬而言是信任投票期中考的上半場,結果不及格,要看明年底院轄市選舉的下半場如何。所以馬還有補習一年的補考機會。對蔡而言,去年民進黨大敗之後天王們灰心喪志,落跑養傷,沒有人願意出面負責黨務。就在民進黨風雨飄搖之際,蔡挺身而出,勇敢地扛起黨主席的重責,並在她的首次試煉中表現傑出,喚回了淺綠選民的信心,獲得了她在黨內超越天王們的地位,鞏固了她在黨內的主席權威。有趣的是,在蔡的運作下,扁與此次選舉完全無關,以後也將繼續無關,他對民進黨的影響已然消逝,往後扁將不再是民進黨的罩門,國民黨無法再以打扁作為競選利器。
雖然國民黨縣市長席次還是遠多於民進黨,但更具意義的是,民進黨得票數大增,許多縣市國民黨獲勝的票數遠比上次少,兩黨票數拉得很近。這鼓舞了民進黨,也警惕了國民黨。
馬總統的執政團隊一年半來表現不佳,經濟和失業重傷馬政府,尤其兩岸政策讓基層民眾憂心忡忡,其焦慮都表現在這次選舉中。本來地方選舉,馬犯不着南奔北跑,把縣市長當總統選,使得選民就把選舉當對馬的信任投票看待,地方候選人反而成了配角。歐美總統不會在地方選舉中當主角的智慧,馬要學學。不過,馬堅持不提名頗受爭議的傅崐萁,寧願敗選的清廉堅持,雖敗猶榮,值得肯定。

卜大中
台灣《蘋果日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