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圍城 陳德森

十年圍城 陳德森

不為出爐視帝拋句「人生有幾多個十年?」卻為實實在在可套用在導演陳德森身上。《十月圍城》拍一日間的事,卻用上十年時間。3,650天,真如打翻了的五味架,與其說電影是豪擲僅有的幾個十年中的一個去打造,不如直說幾經波折生離死別才完成更貼切。曾幾度以為電影復工無望胎死腹中,尤其某些「信邪」的戲行人更斷言他中了「孫中山咒」,說他擔不起國父之名云云……但也許電影如革命,陳德森破咒把電影拿來普天同慶,那一個討不回的十年,真箇百般滋味。

記者:蒙為亮
攝影:陳盛臣

投資人輕生……媽媽也走了……

訪問前,電影公司宣傳人員特意安排觀看《十月圍城》製作特輯,看着看着,有份感觸直搗心坎,裏頭講的盡是《十》的拍攝波折:1999年與陳可辛開動合作意念,到找投資者豪擲千萬搭景,導演以心唯心把1906年的香港首度呈現,但2003年沙士,投資者「斬纜」不再「科水」,搭景停工是必然命運,也影響了演員檔期配合,好景不常,更傳出南海搭景之地附近的一條村成了沙士發源地,面對浪接浪壞消息,陳德森苦笑:「只能嘆不幸,但也不能置演員的生死於不顧,很多巨星演員也相繼打退堂鼓,不是渲染,但不幸的事還有許多,如沙士過後找到位真心愛電影的投資者,但突然收到一個消息,他輕生了……」縱然已是幾年前的事,但導演的神色依然凝重,而且拍攝的過程中與他相依為命的母親也走了……別人兩個、甚或三個十年也未必碰着的事,他都同一時間撞上了!是觸碰他也許還未結焦的傷口吧,訪問中,陳德森不願多提。

自評圍城90分

一個,再一個,親密的人離他而去,豪擲過千萬的搭景,因工程拖延要搬往上海再搭,過程中縱然苦多,但現在看回,陳德森反說多添一份珍而重之的感覺:「《十月圍城》不是一部陳德森的電影,也不是一部陳可辛的電影,而是整個製作團隊的電影,尤其是幕後的工作人員,十年並不易等,很多人會半途放棄,交心的交心,必死的必死,堅持到最後我們都得靠意志,也是這份熱情我們才能完成這場革命。若真要為這部作品評分,一定會是90分以上!」太高?太自視?筆者看罷,也打這個分,可是講到信息方面……「我沒刻意說教,自問不是Message豐富的說故事能手,但我相信看完至少有份熱血情懷,已是我最想帶出的信息,說得太崇高,不像我,哈哈!」

a. 久違了梁家輝的演出,以文戲佔多。

b. 片中女角不多,除女烈士李宇春,最養眼就數做將軍妾侍的范冰冰。

c. 登登登凳……丏幫黎明。

d. 甄子丹這次拋下葉問的儒雅,做一個爛泥扶不上壁的賭徒。

e. 陳德森認為香港是極需要保育的,如果香港還留着昔日風貌,他還須花過千萬搭景嗎?

f. 石板街與實景相似度近99%,不得不大讚美術的功力和金錢的力量。

錯三次要打PatPat

故事發生在1906年,孫中山正是腹背受敵,不論清朝,以至英國政府也想暗殺他,時勢造就一班保衞他冒險赴港的革命英雄。歷史政治,太多人都不願提,嫌敏感。同樣的問題,陳德森有以下答案:「兩個小時的電影,頭一個小時是文戲,後一個小時是全動作,故事雖為保護孫中山而起,但九成的戲份都落在一眾烈士身上。」
本想講寂寂無聞的烈士,可甄子丹、胡軍、梁家輝、黎明、曾志偉卻是粒粒皆星?連導演也打趣說,幸好這班巨星也真夠合作,否則等到2012也不能上映!「像黎明要扮一個乞丐,在鬍子上塗蜜糖,讓烏蠅和蜜蜂黏着也沒半句怨言。」反而導演不諱言自己是個有脾氣的人,「雖然我有脾氣,但和惡這個字應該還有一段距離,在我眼中每個演員都有三次機會,三次都做得不好,抵吊起打PatPat啦!」

自小迷打

陳德森這三個字給你的印象是甚麼呢?於我一定是動作電影,《神偷諜影》、《紫雨風暴》,動作場面都清脆利落,這種「打」的智慧,全因兒時逃學往戲院煲戲所致:「我成長的年代看的都是日本電影,刀刀劍劍少不了,最記得《七金剛》,那些日本特攝片,就是我童年最大的樂趣,男孩子嘛!對武打,總有一份希冀,那時還會花上零用錢,與三五知己一齊『踩』邵氏片場,買水果疏通道具部職員,讓我們騎在馬上,或是把道具房的刀刀劍劍打來打去,這樣好夠我們樂翻半天了!」
兒時的武打心願,在《十》片終可圓夢,對於設計武打元素,陳德森說自己的想法很多,而且要求也特別多:「很多人會問我這次的打法會切合當時的年代嗎?我說不只是年代,更是每個角色也度身訂做的武打動作。那場二百人的群打戲,是我最滿意的!」

導演作品

■1991年的導演處女作《我老婆唔係人》。

■《晚9朝5》大膽起用當時的新人。看,陳豪呀!

■擅長拍充滿爆炸性的動作影片如《紫雨風暴》、《特務迷城》等。

後記:十月革命 
同志仍須努力

既說陳導愛打,為甚麼要分一半給文戲?「我再說一次,這是我刻意的,我不希望拍一部流於公式化的動作片,我想藉一個混亂的年代來寫一群無名英雄,他們的情緒都很複雜,甚或乎他們連誰是孫中山也不知道就死掉了,這種義無反顧的犧牲,正是革命的精神所在!」現在為陳德森的「十月革命」寫上成功二字也許言之尚早,但為電影人送上共勉之的一句:「同志仍須努力!」卻是不爭的事實。作為觀眾,我不想每每也要等十年才有一部高質素的港片上映,畢竟人生真有幾多個十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