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金價今年累升32%,上周更升至每盎斯1226.56美元新高,惟長期回報率卻遠遜美股及美債,30年僅賺44%。分析員認為,採用「買入並持有」策略的投資者不一定要在投資組合內加入黃金。
若投資者在1980年1月同時買入黃金、股票及美債,30年回報率分別是44%、21.82倍及10.89倍,當時將現金放入支票戶口收息,回報率亦達92%,反映長期持有黃金不是最佳保值方法。Wells資本管理首席投資策略師保爾森指,除非出現貨幣危機,否則不宜持太多黃金。
金價短線仍看漲
儘管黃金回報遜色,惟投資者擔心環球央行寬鬆貨幣政策會導致通脹失控,今年紛買入黃金保值,全球最大黃金ETF(交易所買賣基金)SPDRGoldTrust持有的黃金數量,更較瑞士央行為多。除買金ETF外,散戶亦買入金幣,英國皇家鑄幣局第三季鑄幣量便較去年同期急升逾三倍。
瑞銀環球資產組合基金經理哈瑟韋則認為,對於非常保守的投資者,除了持有現金及國債,亦可在投資組合內增加1%黃金,巴克萊則估計,今年流入商品資金將達破紀錄的600億美元。法國工商銀行集團環球總策略研究師彭諾嬅(ValeriePlagnol)亦認為,在各國央行增持黃金儲備、市場投機氣氛濃厚及通脹預期推動下,金價仍未見頂,明年首季有機會攀至1300美元。
隨着美元近日反彈,削弱黃金吸引力,金價連跌3日,現貨金昨低見1136.2美元,跌25.2美元,較上周四歷史高位回吐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