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老非彼老 - 李怡

此老非彼老 - 李怡

周前我在〈蘋論〉中引用曹操的名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旨在籲請有名望、有影響力的民主派元老在這個政改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早前司徒華爆出他和幾位元老到黎智英家吃飯,於是有人譏之以「八老密室政治香港版」。這是有意混淆掌權的八老和無權的元老之間的差別。中共在胡耀邦下台至六四前後,一度出現「八老治國」局面,八位已退休或半退休的政壇元老,憑一個生活會就決定了總書記胡耀邦下台。六四後還決定了江澤民、胡錦濤的輪替繼位。這是有實權的八老。民主派的幾個元老無權無勢,他們最多只不過站出來呼籲一下而已,如何為香港民主「一錘定音」呢?
曹操幾句詩的意思是:老馬伏在馬廐裏,但志向在千里之外。有雄心壯志的人雖然老了,進取之心卻沒有停止。
曹操這首詩題為〈步出夏門行.龜雖壽〉,全文是:「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神龜,指長壽之龜;騰蛇,指騰雲之龍。盈縮,指進退、成敗、福禍。養怡,指身心修養之道。)
這是一首富哲理之詩。在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中,我獨喜曹操之詩,以其富氣魄兼有哲理。他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開首也是詠嘆人生,滿含哲思與氣勢。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實是非常不容易之事。曹操生活在漢末,當時文人多醉生夢死,他卻自比一匹形老體衰之馬,而仍有馳騁千里之豪情,詩句使後世無數志士也為之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