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腦室:醫生也手震

奇異腦室:醫生也手震

丁醫生(假名)是私人執業的大國手,縱橫醫壇30年,救人無數。他也是位高爾夫球好手,但早前參加比賽時,丁醫生突然雙手狂震,連球桿也拿不穩,被迫退出。丁醫生擔心自己患了柏金遜症。
柏金遜症是神經系統退化病,其中的活動障礙主要由腦幹黑質退化造成。臨床檢查發現丁醫生除了手震外便沒其有關病徵(如肌肉僵硬、動作遲緩等),丁醫生也帶來了一大叠診查報告: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顯示他腦部結構正常,腦電圖也沒有癲癇迹象,F-dopa正電子掃描顯示黑質運作正常,排除了早期柏金遜症。做了一大堆掃描也查不出病因,我們惟有從病歷找線索。

因曾服用胺碘酮

半年前,丁醫生在杜拜參加高爾夫球比賽時曾中暑暈倒,要送院治理,他病得迷迷糊糊,不清楚治療的細節。我們取得杜拜的病歷後,終於把謎底解開:原來院方當時用了胺碘酮(Amiodarone)。
胺碘酮是十分有效的心臟藥,但藥物本身含大量碘質,能干擾甲狀腺功能及令腺體發炎,胺碘酮更會在人體脂肪積聚(丁醫生有個大肚腩),令毒性延遲數月才發作出來。我們推斷丁醫生的手震是源自胺碘酮引發的甲狀腺過度活躍,血液檢查果然驗出丁醫生甲狀腺素超標,甲狀腺掃描亦顯示其碘131攝取量降低,證實了我們的診斷。
吃過普萘洛爾、卡比馬唑和類固醇等藥物後,丁醫生很快便回復正常了。
撰文:港大腦神經科榮譽臨床副教授麥煒和
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