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6份報章同聲呼籲救救地球「我們期待政治家正確選擇」

全球56份報章同聲呼籲救救地球
「我們期待政治家正確選擇」

「世界領袖站起來和簽約以遏止氣候轉變。」日本示威者在紙牌上寫着。「我們期待政治家正確選擇」,全球56份報章破天荒用不同語言以此為題發表同一份社論,呼籲政治領袖攜手解決全球暖化問題。在救救地球的呼聲下,聯合國哥本哈根(Copenhagen)氣候會議昨日揭幕,各國領袖是否能在12天會期,就減排溫室氣體作出堅實承諾,成為全球焦點。專家警告,若讓地球升溫攝氏逾2℃,地球大部份地方都不適合人類居住。

這次氣候會議是歷來規模最大的,逾100名國家領袖出席,東道國丹麥首相拉斯穆森說,「這是一個全球都不能錯失的機會」。他揚言,各國領袖在排放問題上,已「近乎」達成協議。

減排不足 勢升溫2℃

但從現階段各國承諾的減排數量,都只在玩數字遊戲。三大陣營中,歐盟算最具誠意,公佈願以1990年為基準減排20%;美國說減排17%,但以2005年為基準,若以1990為基準,實質只減4%;中國也以2005年為基準,而減的是碳密度,即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碳排放,最後排量可能不減反增。
英國著名氣候變化經濟學家斯特恩(NicholasStern)警告,全球減少排放二氧化碳量須由明年估計的470億噸,減至2020年的440億噸,但即使所有國家都達到最高標準各國的減排量,屆時仍跟440億噸的目標相差20億噸,而根據現時各國的減排承諾,全球氣溫勢仍會升超過2℃上限,達3.5℃,令地球大部份地方不適合人類居住。
升溫2℃會有甚麼後果?很多人會面臨饑荒,單是中國,稻米可能失收超過一成;水位上升淹沒低窪地帶和沿岸城市,上海都要消失;極地冰層融化,南極皇帝企鵝將失去一半棲息地。
揭幕式上有一齣短片,一名未來世界的女孩一覺睡醒,只見遊樂園消失了,大地裂開,接着只見風災旱災,她只能無助呼籲這一代人:「請幫忙救救地球」。
英國《泰晤士報》/MSNBC

氣候變化會議議題

減排溫室氣體:
各國就2020年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達成協議,作為全球於2050年實現碳污染減半目標的基石。但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應承擔更大減碳排放量有爭議,美國認為崛起的中國應加大減排,中國則指美國應負更大的排減歷史責任。

集資助窮國:
會議希望籌集資金,協助發展中國家或窮國轉型低碳經濟和對抗氣候變遷。窮國盼富國承諾每年提供國內生產總值(GDP)合共4,000億美元(3.12萬億港元)資助,但歐盟估計窮國2020年前每年只需1,500億美元(1.17萬億港元)。

協議約束力:
1997年《京都議定書》只規範工業國不規範發展中國家,美國不滿拒簽,美國正推動強制各國遵守協議。
法新社

氣候會議不環保

‧出動140架飛機接載100名領袖到哥本哈根開會
‧接載192國15,000名代表到丹麥,飛行成本8,085萬港元
‧各國代表此行共製造41,000噸二氧化碳
‧氣候會議總成本16.48億港元
‧會議期間,各國代表薪酬共6.9億港元
‧為會議鋪設的電腦線,全長1448.4公里
‧1,400名妓女為持有會議通行證的各國代表提供免費服務
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