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廣受矚目,但官方新華社黨八股式的報道悶到抽筋,明年經濟增長速度、信貸額度等敏感數據更完全欠奉。不過,比對會前中央領導人的講話及官方傳媒的報道,可以說,今次會議迴避了逐步退市和國進民退(國企擴張、民企退萎縮)兩大問題,凸顯了調結構、促消費兩大重點,顯示在地方諸侯群起施壓之下,中央不能不調整退市策略。
換屆前地方官員爭項目
北京今次未訂明退市時間表、路線圖,表面上是要維持政策的連續性,但真正的原因在於地方諸侯仍在力爭中央的投資項目、力爭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不願讓中央新一輪的宏觀調控影響地方大興土木、大上項目,以致影響明後年換屆前的政績,影響仕途。
總理溫家寶早在今年9月出席大連達沃斯論壇時,就首次提出通脹預期問題,央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更明確要求「管理好通脹預期」,新華社旗下《瞭望》雜誌早前也質疑:「信貸增長是不是導致通脹預期的元凶?」但是,中央政治局上月底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時,並未再提通脹,令人懷疑,溫家寶是否向諸侯屈服?因為2004年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當時的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曾就宏調問題公然挑戰溫家寶,引爆中央與地方之爭。
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顯然不能只顧任期內經濟的增長速度,而不顧增長的質量和後患。今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雖然仍定調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看似與去年一樣,但在明年六大工作中的第一項仍提出要「管理通脹預期」,回到溫家寶在國務院部署第四季工作時的提法,顯示其主張暫時未被諸侯推翻。
測試溫家寶的黨內地位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措辭看,明年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實施,將不同於今年實際上的過度寬鬆,而在調結構、壓縮過剩產能口號下的新一輪宏觀調控,能否落實,更將測試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測試溫家寶的黨內地位。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