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鑫:多晶硅毛利率受壓

協鑫:多晶硅毛利率受壓

【本報訊】自今年7月向大股東購入光伏業務後,保利協鑫(3800)正式進軍太陽能。
面對內地多晶硅產能過剩以及外國多晶硅企業的競爭,保利協鑫旗下光伏業務旗艦江蘇中能,其副總經理呂錦標不諱言,毛利率確存在壓力,但力爭維持30%以上水平。公司截至9月底止毛利率為38%。

已淘汰近半多晶硅企業

受到金融海嘯影響,去年底開始多晶硅價格大幅回落,由最高每公斤近400美元,跌至目前僅60至70美元。很多產量少的多晶硅企業因虧本而倒閉。
呂錦標在徐州生產基地接受採訪時表示:「至今業內已淘汰的多晶硅企業約為50%,換言之,早前中央有意調控多晶硅行業的消息,只是滯後的消息,行業調整,早於今年初已出現。」
對於多晶硅價格走勢,呂氏說:「目前多晶硅現貨價已跌至與期貨合約價相若,相信明年再下跌空間有限。」不過,外國多晶硅企業技術水平較高,成本亦相對較低,故中能旗下多晶硅業務毛利率仍然面對壓力,有必要提升技術,降低成本,目前公司每公斤多晶硅生產成本為40美元,希望明年降至每公斤25至35美元。
積極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中能亦將開拓海外市場。業內專家估計,今年全球多晶硅市場增長30%,預計明年增長40%至50%。

積極降成本開拓海外

除同業競爭外,多晶硅產業亦面對新技術競爭。對於另一種技術薄膜的發展,呂錦標指出,有關技術高度依賴設備,全球供應商只有兩家,有行家估計,未來10年太陽能發電行業仍以多晶硅為主流,但公司仍會留意薄膜技術的發展。
中能今年多晶硅預計產能為1.8萬公噸(截至第3季度為1.3萬公噸);明年增至2.1萬公噸,至於產量預計今年全年為7500公噸(截至第3季度為4266公噸)。公司生產的多晶硅所製成太陽能電板的轉換率平均介乎16%至18%,發電每度電上網電價約1.5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