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曾競投永隆銀行的澳紐銀行(ANZ),近年銳意拓展亞太區業務,集團行政總裁邵銘高重申,合理作價及股東增值是考慮併購的關鍵,惟本地銀行要價水平仍有點脫離現實(unrealistic),他預期,中資銀行會是本地併購交易中最具潛力買家。
記者:劉美儀
邵銘高認為,隨着監管機構提高對銀行資本及流通性要求,令經營環境更見狹窄,此舉或會驅動家族持有的本地銀行,認真考慮未來前景,放售叫價可能因此調低。
曾任滙豐亞太行政總裁的邵銘高在港接受訪問時說,暫時對收購本地資產組合較收購銀行更具興趣,因宏觀環境轉變,歐美銀行持續淡出亞洲市場,他不排除未來18個月內,香港「可能出現若干具吸引力的機會(資產組合方面)」,特別是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對ANZ擴展非常合適,區內市場如中國及東南亞國家若有合適機會,該行亦會倍加留意。
非搞慈善 不亂花錢收購
早前彭博資訊引述消息稱,ANZ及渣打集團(2888)均獲邀入標,競投泰國央行所持暹羅京都銀行(SiamCityBank)權益;邵銘高稱,集團正聚焦整合已購入的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區內業務,收購泰國銀行並非優先考慮,「我對ANZ是競投者之一感到懷疑」。
去年中金融海前,招行(3968)以接近市賬率三倍天價收購永隆,工行(1398)及ANZ雙雙敗陣,現時本地中小行除永亨(302)高於兩倍外,其他均以1至1.4倍市賬率交易。投資銀行界指出,家族控股的優質中型行,出價不達兩倍,賣方是不會考慮洽售。
邵銘高笑言,任何併購能達致成功,必須建基於合理作價,「我不是慈善團體……不會罔顧股東利益愚昧花錢收購」,ANZ亦不急於在區內收購,但若本地銀行作價回落,他不會放過良機。
澳紐銀行研港滬上市
ANZ近年銳意擴展海外市場,他指集團海外股東基礎,由兩年前佔比約19%升至27%,當中不少來自亞洲資金。他指,隨着集團亞洲盈利佔比上升,海外第二上市會是中期(約五年)研究目標,香港及新加坡是海外上市首選地,長遠計更希望落戶上海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