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不喜歡烤魚 開懷吃肉丸

特稿
不喜歡烤魚 開懷吃肉丸

諾貝爾基金會昨日向傳媒提供的得獎者資料,形容高錕是英國和美國公民,1933年在中國上海出生,在英國取得博士學位,曾任英國標準通訊實驗室主管、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每位諾獎得主在諾貝爾周期間,會與所屬國家的駐斯德哥爾摩使館人員共晉午餐;據了解,擁有雙重國籍的高錕將與英國使館人員見面,主要因為其獲獎的光纖研究,是他在英國工作時進行。

選擇見英使館人員

高太曾形容,高錕獲獎是全球華人的喜悅,但同時指出丈夫一生周遊列國讀書工作,可說是一個屬於全世界的「世界人」。高明漳(Simon)昨說,爸爸有香港身份證,旅遊時則多使用美國護照。多重國籍的得獎人可選擇跟哪個使館人員見面。高明漳說,爸爸會跟英國使館人員見面,因媽媽考慮到今次奪獎的研究,是高錕當年在英國工作期間進行。
高太抵埗前,高錕昨日先跟兒子到洋服店,試穿將在頒獎禮及晚宴時穿着的租用燕尾禮服。兩人又到餐廳吃瑞典菜,但高教授似乎不大喜歡兒子為他點的烤魚,Simon惟有把他的肉丸跟父親的烤魚交換,高錕才開懷吃光。飯後兩人在雨中散步到百貨公司,Simon給父親買了一條頸巾,還即時幫他繫上。
根據基金會昨公佈的頒獎禮座位表,高錕在頒獎台上將坐在得獎人行列的第一位。按照傳統,諾貝爾頒獎禮會在紀念諾貝爾逝世的12月10日舉行,並按他當年遺囑提及的次序,首先頒獎給物理獎得主,因此高錕將會是今屆第一位從瑞典國王手上領過諾獎的得獎人。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