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婦手術後血栓高危

中年婦手術後血栓高危

【本報訊】深層靜脈栓塞(DVT)是常見的手術後遺症,牛津大學一項研究顯示,此項後遺症在女病人的發生率遠較預期嚴重,高危期更可延長至手術後三個月,髖關節及膝關節置換是出現血栓的最高危手術,其次是切除癌症腫瘤的手術。

不能活動是主因

研究追蹤近24萬名完成手術的中年婦女,在長達六年的跟進期內,有5,419人因深層靜脈栓塞需再次入院治療,當中270人因血栓死亡;若與沒有接受手術的女性比較,手術後出現血栓的風險上升近70倍,完成手術後六周內是出現血栓的最高危期,第三周更是發作的高峯期,但也有個案在手術後三個月內出現,甚至簡單的關節內視鏡檢查或活組織切片檢查,也可將血栓比率提升10倍。
研究顯示每45名接受髖關節及膝關節置換的婦女中,就有1人出現深層靜脈栓塞,是所有手術中最高風險;其次是癌症手術,每85名病人中就有1人出事。手術後不能活動是導致血栓的元凶,因雙腿缺乏運動會增加凝血風險,故骨科手術後出現血栓的風險會高於其他手術。前線醫護要注意病人小腿突發性痛楚及腫脹等常見深層靜脈栓塞症狀,盡可能在手術後協助病人局部移動身體,增加血液流動,減低血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