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俊八強出局賴濕度,原來不是賴,濕度過高會影響球速;單車選手黃金寶整裝待發,上單車前原來要先剃腳毛,且看他一雙光管腳,能否再為港添金。
記者:陳諾堯
a.不穿內褲:
單車褲有乾坤,褲襠有靚皮代替內褲保護下體。
b.單車輕身:
總車身重量,不可超過16磅。
c.最大車輪:
公路單車要符合大會參賽資格,直徑27吋,屬最大車輪。
d.必剃腳毛:
阿寶對腳好滑!為擦傷時方便冲洗傷口,單車選手必剃腳毛。
e.衫藏暗袋:
後腰背位置有三個暗袋,方便擺放食物補給力氣。
f.鎖實腳踏:
單車鞋也很講究,要夠輕身、與腳踏相配合,鞋底有裝置鎖實腳踏,不易甩腳。
沒有Under的日子
先恭喜小輪車選手王史提芬,成功為港奪第一面東亞運動會金牌,香港最有機會奪金的項目,始終有單車的份兒,黃金寶即將參加公路賽,奪金應沒難度吧。
談起單車比賽,原來也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有趣事,單車界猛人洪松蔭說:「若大家有細心留意,專業單車運動員都有剃腳毛習慣,原因有二,一,因為踩單車免不了遇到小意外,萬一擦傷見血,有腳毛易令細菌滋長,洗傷口亦不太方便;二,單車運動最早源於佈滿藝術氣氛的法國,當時法國人為追求胴體肌肉美感,兼因整潔理由,所以所有單車手都百分百剃腳毛,這是傳統。」除剃腳毛外,原來所有比賽選手的下身都是真空上陣的,洪松蔭:「穿單車褲比賽時,所有運動員都不會穿內褲,不過放心,單車褲褲襠有一幅靚皮保護下體。不穿內褲,可減少踩長途賽時胯下的不舒服,也可避免內褲擦傷磨損大腿。」比賽中途會吃喝嗎?答案是會!「單車衫後腰背位置被選手號碼布遮蓋的三個暗袋,都是用來載食物的,踩長途耐力賽一定要補充熱量,當年我會袋香蕉和薯仔等澱粉質食物,阿寶會食EnergyGel或EnergyBar等,一定要不停補給,踩一小時後,每15分鐘便要補給一次,肚餓起來就太遲了。」
科技泳衣說再見
想見飛魚泳衣,相信今年東亞運動會是最後一次,因為由2010年1月1日起,所有選手只可穿Textile質料,長度不可過膊頭和膝蓋,棄科技泳衣,誓要證明游泳是靠實力而不是鬥科技,蔡曉慧:「科技泳衣超輕身,無摺痕,實驗證明更浮水更跣水,幫助選手游得更快,但唯一缺點是很難穿着,我起初都要用上45分鐘,要全身塗勻爽身粉和戴手套輔助,熟能生巧,現在只需15分鐘便可。我眼見很多運動員,要花個多小時才穿到科技泳衣,有時還會扯爛件泳衣,慘,要四千元一件的。」除此之外,新科技泳帽都是無摺痕的,是一個圓形頭笠,有助減少水阻,「我也有為自己打氣的秘技,」蔡曉慧:「每次比賽下水之前,都會在跳台後面大力拍三下手,以示鼓勵和提醒自己要盡一切努力向前游。」
濕度高出Q不準?
上星期,「神奇小子」傅家俊失準,打失一個關鍵波斷Break,八強不入,傷透港人心,賽後他解釋,失準理由是因為現場濕度太高,影響發揮,濕度高低又關事?香港桌球代表隊兼香港桌球少青隊教練章少軒:「打桌球,濕度一定會影響波枱絨面咕彈度,即變相影響球速,確實會影響準繩度。Marco當日下午四時的單打八強賽,一下子湧入很多香港Fans捧他場,濕度突然提升不少,所以張枱會比較難打,絨面潮濕不夠滑,波會滑慢一點。」另外,當日有現場觀眾投訴,觀眾席與比賽相隔太遠,章教練話:「講真,真的有點遠,距離足有20呎,但大會從善如流,已在觀眾席前加了兩個大電視,更讓觀眾坐到VIP位置,令現場氣氛更加好。」
男十項女七項
經常講十項全能,到底是那十項?先要搞清楚,只有男人才可參與十項全能,女人只玩七項全能,他們都是分兩日進行比賽的,每個項目比賽之間,最少要有30分鐘給運動員休息。男子十項全能包括100米、跳遠、鉛球、跳高、400米、110米欄、擲鐵餅、撐竿跳、標槍和1,500米;女子七項全能包括:100米欄、跳高、鉛球、200米、跳遠、標槍和800米。還有,田徑運動員穿着的釘鞋,原來不可多過11粒釘,而參加接力的運動員,同一隊伍必須穿着同一色樣的運動衫褲,以資識別。
籃框離地3.05米
籃球比賽就看得多,搶籃板和入樽幕幕精采,卻從沒留意過籃球框有幾高,原來籃球框離地面3.05米,足足高個兩個我。除此之外,比賽用籃球亦分兩種波,男子打7號波,重量和體積都比女子用的6號波大和重。
飛甩羽毛要換波
羽毛球易學難精,要打到好似「超級丹」那樣,絕非易事,平日Book場亂打一通,很多羽毛球常識相信你也不知,如羽毛球拍的長度,由最前端至拍柄尾計不能多於680毫米,拍頭部份的長度不得多於290毫米,而闊度則不能多於230毫米。羽毛球是由十六條羽毛緊插在底托上的,至於用甚麼羽毛球比賽,是由裁判長在開賽前經測試後決定,若羽毛球掉了一根羽毛,運動員可以立即要求換新波,因為會影響發球方向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