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午飯後經過琴行,見到牛王頭以前念N1的舊同學仔,正在學鋼琴。五歲零學琴,很多專家已經呱呱嘈說遲了遲了,應該三歲開始。語文呢?兩歲前是黃金期。運動更厲害,劍擊也有給三歲的幼兒班。這就是說,不少家長認同別輸在起跑線上的講法。所以推銷兩萬元富貴英語VCD的,專攻孕婦,起跑線隨着全球一體化,已經前移到胚胎位置,胎教三文兩語,請母親從子宮開始。我不反對家長自設起跑線,很同情那些替孩子密密麻麻安排興趣班的家長。父母上班,與其留港孩在家跟外傭混卡通台長開,不如讓她送去學琴繪畫游泳奧數ballet跆拳英語話劇瓣瓣試一下。投資育兒買保險,外人很難將心比己,到自己有了孩子,便能明白。
我們崇尚散漫自由,牛王頭也遺傳了這種任性,很難迫他跟隨主流,上進學習。我們家沒有起跑線,只有廳裏飯桌下的隱形白界,是我們仨踢足球的龍門,有時會爭拗球到底在隱形線外面還是內面。這樣的「底線」,講求「傳中」,不存在起跑的輸贏,三個人都舒服。追求孩子能跑贏其他人幾個身位的家長,自己該落場陪跑。人生長跑旅程上,那種寂寞,家長能跟孩子互相分擔。對速度和排名超敏感的家長,要理解你的孩子不是方程式跑車。而這一晚,難得夜涼風清,你跟孩子停下來仰望星雲,少年對老爸說:「今晚由你講故事,明天一早,我們就在這塊草坪上踢場世界波,我讓你五球又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