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江北區法院日前對全國首宗盜賣精子案作出一審判決,五名被告涉嫌盜賣或參與盜賣精子,涉案金額逾200萬元(人民幣.下同),分別被判監5年半至12年。專家表示,被盜賣精子標本已流向全國多個不具備人工授孕資格的醫院,增加了近親婚配的風險。
盜賣精子獲利逾200萬
重慶計生科學研究院下屬精子庫2001年設立,是西部唯一精子庫,因管理混亂,2003年11月被勒令停頓整改,至今尚未營業。但精子庫被關閉後,該庫原主任周幸等勾結社會人員吳蓉成,先後將數千份精子標本倒賣,然後分贓。
重慶法院近日對本案一審宣判,涉案六人分別被判囚5年半至12年不等。判決書指他們從2003年8月至2005年12月,非法盜賣精子金額為200多萬。該案成為內地首例盜賣精子案,引起輿論廣泛關注。
重慶生殖與遺傳學專家黃國寧指,每份精子只能供一名婦女成功受孕,若管理不當,精子被供多名婦女受孕,將導致近親婚配風險大增。
《重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