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實力工業股有優勢 - 熊麗萍

投資萍語:實力工業股有優勢 - 熊麗萍

港股受杜拜世界事件急跌一個交易天,上周已急急反彈,內銀股及滙豐控股(005)升幅不小,內房股、工業股及農業股也受捧。
面對這些追落後場面,最容易令投資策略左搖右擺,作出錯誤投資決定,因此,大家不要被市場擾亂。一些沒有行業利好因素支持的股份應沽出換馬。
沉寂多時的工業股近日見異動,目前不少工業企業生產的產品均轉向或加重在內地銷售的比例,而政府推動內需對個別工業製品需求已有所增加,因此,工業股實已包含內需成份。
與此同時,內地勞動法、環保要求已令不少廠商被迫關門,而環球金融海嘯亦加添中小企業被淘汰,現時仍營運的企業多具一定實力,一旦市場對其產品需求增加,盈利受惠程度亦較明顯,例如葉氏化工(408)、萬順昌(1001)、建滔化工(148)及冠華國際(539)等。惟工業股一向成交不太活躍,這方面不得不注意。

潛水新股怎處理?

近期上市的大型股份及一些優質中小型股份,上市後股價上升水位不多,甚至跌穿招股價及保持在「水底」一段時間,令獲分配股份的投資者洩氣,一旦市場氣氛逆轉,又或股價持續潛水,散戶大多被「悶」出局。但整固一段時間後,某些潛水股突然急升,例如中國利郎(1234)、卡姆丹克(712)、恒盛地產(845)(至今仍未到招股價)等,新近上市的民生銀行(1988)、花樣年(1777)及中國森林(930)似乎也是同一情況,當中民行因為發行股份多,需要時間消化,消化過後股價可逐步上升;花樣年受內地房地產政策影響較大,短線宜獲利;中國森林因為受惠於內地林業政策支持,股份仍有中線持有價值。
至於龍湖地產(960)及中糧包裝(906)同樣為有質素股份,上市後不但沒有跌穿招股價,反而股價屢創新高,可候高先行套利,所以,不同股份需以不同方式處理。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