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研訊 法官建議不要機電署驗白車頻死火阻病人送院 「消防處點可容忍」

死因研訊 法官建議不要機電署驗白車
頻死火阻病人送院 「消防處點可容忍」

【本報訊】去年夏天發生三宗救護車死火,病人送院後證實死亡事故,昨繼續死因研訊。機電工程署助理督察指,其中兩部肇事救護車,因電池損壞及無油而死火。死因裁判官認為一個月內發生三宗事故,批評機電工程署檢驗維修馬虎,押後下周一裁決。 記者:蔡曉楓

機電工程署助理機械督察陳偉濤指,去年7月20日的涉案救護車,因電池損壞而死火,但在事故發生前兩周,已替該車進行例行檢查,當時電池運作正常。電池一般可使用一年,可能該電池提早失效。

官質疑維修馬虎

陳續稱,去年7月28日因上斜而死火的救護車,救護員指事前油缸仍有四分一電油。事後檢驗油缸內只剩下十分一約七公升油,加上該車的停泊位置路面稍微傾斜,汽油接觸不到油泵,才不能啟動引擎,該車在平地上行走並無問題。該車在7月8日亦作例行檢驗,當時電油錶板正常。
死因裁判官陳碧橋質疑機電工程署檢驗維修處理馬虎,三小時內有兩部壞車,一部冷氣壞掉,另一部則電池損壞死火,「好似一般車房驗車咁」。陳又指救護車事故並非只有這三宗個案,之後仍有數宗同類事件,他向代表消防處的律師提出,「消防處作為用家,點可以容忍咁嘅服務質素」,提議更換「車房」。律師回應為公平起見,應再評估機電署的服務,才決定是否繼續由該署負責。

沈國良指,來年將全部更換196部新救護車。 姜偉康攝

白車來年全更換

消防處的代表律師結案陳詞時對事件表遺憾,雖然專家認為三車事故與病人死亡無因果關係,但署方仍十分關注,已採取措施避免再發生同類事件。消防處高級助理救護總長沈國良供稱,消防處於來年底將全部更換196部新的救護車。三名死者為男子鍾德成(60歲)、婦人許清(86歲)及駱正堂(79歲)。
案件編號:CCDI89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