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九年九月,蘇聯領導層決定派軍隊開進阿富汗協助處於劣勢的阿富汗共產黨。他們的如意算盤是以優勢兵力閃電穩定局勢然後迅速撤軍,留下一個親蘇的阿富汗共產兄弟政權為蘇聯守住中亞大門。
然而蘇聯軍方高層特別是參謀部對進軍阿富汗的計劃有極大保留。參謀總長MarshalOgarkov及他的副手不但一再要求國防部長烏斯汀諾夫元帥三思,Ogarkov更不惜越級向當時的最高領袖布里茲列夫(LeonidBrezhnev)表明紅軍可能在陌生及惡劣的環境陷於苦戰,蘇聯也會因侵略阿富汗成為回教世界的公敵。布里茲列夫及他的左右手安德羅波夫不以為然,斥責Ogarkov多管閒事!
結果,蘇軍在七九年聖誕節那天大舉開進阿富汗,迅速建立了以Karmal為首的傀儡政府。只可惜閃電戰的如意算盤打不響,蘇聯反而要不斷增派軍隊到阿富汗穩定局勢,到八一年已有十萬蘇軍在阿富汗各地清剿回教戰士。據蘇聯軍方估計,蘇軍在一百次戰役中打勝九十九次,逼得游擊隊及反蘇戰士東躲西竄,但九十九次勝仗對大局沒有任何影響,蘇軍及Karmal的政府依然四處受敵,疲於奔命,無法脫身。到八九年蘇聯正式撤出阿富汗時,蘇軍共有一萬五千多人陣亡,花掉的經費對捉襟見肘的蘇聯政府來說更是天文數字。難怪蘇共最後一位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把阿富汗說成是令蘇聯精疲力盡的「bleedingground」。
說了這一大堆前蘇聯的往事是因為美國奧巴馬政府好像要重蹈蘇聯的覆轍。
前幾天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著名的西點軍校發表最新的阿富汗戰略,宣佈增派三萬多美軍到阿富汗協助穩定局勢,追剿塔利班游擊隊,追緝阿蓋達,訓練阿富汗政府保安部隊。這次增兵後,美軍在阿富汗的人數跟當年蘇聯紅軍差不多,也是大約十萬人。奧巴馬強調,美軍不會長期留駐阿富汗,到二○一一年開始會逐步撤走。
奧巴馬政府當然不希望步蘇聯的後塵,當然希望可以如期撤軍。但是從各種條件來看他的如意算盤未必打得響。其一,蘇聯紅軍當年使用的火力比美軍肯定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敵人及協助游擊隊的村落更會毫不留情的燒殺,趕盡殺絕。蘇軍憑藉優勢武力及殺無赦的態度依然未能扭轉困局,要做「文明之師」的美軍,諸多掣肘的美軍怎可能短期內完成任務,順利撤軍呢?
其二是美國扶持的「阿斗」Karzai不會比蘇聯培植的Karmal更有能力,更得各族人民愛戴。相反,隨着美軍進一步介入阿富汗,Karzai將越來越被視為美國人的傀儡,是外來侵略者強加於阿富汗人民頭上的「領袖」。從歷史經驗看,阿富汗人對外國人的傀儡將會全力抵制,拒絕合作或效命。換言之,Karzai根本難以成為有認受性的領袖,奧巴馬指望他能收拾殘局讓美軍全身而退未免有點不切實際。
盧峯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