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或已開始 專家建議兒童打疫苗新世紀疫症:10歲以下 豬流感最高危

第二波或已開始 專家建議兒童打疫苗
新世紀疫症:10歲以下 豬流感最高危

【本報訊】第二波豬流感可能已在本港開始。有美國病毒學家表示,兒童感染豬流感死亡機會是季節性流感7倍,10歲或以下兒童最高危;70歲以上長者因有抗體,建議不需注射疫苗,以節省疫苗為10歲以下兒童注射。記者:陳沛冰、梁瑞琼

美國病毒學家韋士伯(RobertG.Webster)表示,美國兩個月前開始第二波豬流感,疫情已達高峯並開始回落,相信有第三波出現。本港過去兩周豬流感個案增加,冬季高峯期很可能已開始。10歲或以下兒童最高危,豬流感病毒變種,可入侵兒童肺部的底部,導致肺炎及死亡。美國至今已有800萬名兒童感染豬流感,當中3.6萬人需要入院,540人死亡。
他指,70歲或以上長者對豬流感病毒有部份免疫能力,建議不需安排注射疫苗,將疫苗留給更多兒童。港府免費為6個月至未滿6歲兒童注射疫苗,是明智決定;若有足夠疫苗,應擴大至為10歲以下兒童。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研究豬流感及季節性流感病毒在人體內的數量,發現季節性流感病毒在人體內數量,較豬流感病毒多;豬流感病人病發首日病毒量最多,之後數量逐漸減少;除一名病人外,所有人病發後第8日沒有病毒。9名病人中有4人的糞便帶豬流感病毒,14名病人中,1人尿液帶該病毒。病毒在10歲以下兒童呼吸道內生存時間較長;在他們糞便內的病毒量較多。

昨新增兩危殆個案

港大微生物學系榮譽副教授陳國雄表示,豬流感病毒可入侵腸胃,令人腹瀉及透過糞便傳播,病發兩至三日便有病徵。小童傳播豬流感能力較強,除飛沫外亦可透過糞便傳播。
此外,港大指疫症爆發初期可用特敏福及金鋼胺作混合治療,減少抗藥性及感染人數。本港昨新增兩宗豬流感危殆個案,包括一名本身健康良好的女病人。

市民可在中醫師指導下服用中藥材預防流感。 陳亮華攝

中醫預防流感飲食

適用人士/時節:冬春季節,氣候寒冷
材料(一人份量):紫蘇葉10克、生薑2至3薄片、紅糖適量
製作及食用:以一碗清水煮滾10至15分鐘,溫服

適用人士/時節:體質偏熱
材料(一人份量):雪梨一個,菊花6至10顆
製作及食用:雪梨連皮切片去心,加入菊花以兩杯水煮約10分鐘,溫服

適用人士/時節:體質多濕
材料(一人份量):赤小豆15克、綠豆15克
製作及食用:以兩碗清水煲成一碗,溫服

註:以上配方每周服2至3次,流感高峯期每周3至5次
資料來源: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高級講師王永欽

中醫倡由飲食防流感

【本報訊】大蒜及辣椒可抗流感的傳聞雖暫未得科學證實,但本港中醫藥學者建議市民可從飲食預防流感。

體熱不宜服大蒜

中醫學說中的流感泛指人體受外邪入侵,引發感冒,並沒有分類。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高級講師王永欽指,合理的飲食有助正氣產生,故宜飲食清淡均衡,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及煙酒,以保脾胃肺健康,增強抗病毒能力。如經常口乾、喉嚨痛等體質偏熱者,可飲用潤肺的雪梨菊花水,保護肺氣。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助理教授曹克儉指,暫無科學根據大蒜及辣椒有抗流感功效,加上大蒜性辛溫,體質偏熱者服食過量或會誘發流感,多濕者多吃也可引致腸胃不適。
曹續稱,紫蘇葉、崗梅根、冬瓜皮及太子參等中藥材分別具有利陰止痛、清熱去濕及補氣等功效,可用來預防感冒,不過,孕婦、老人及慢性病患者服用前應諮詢中醫師,並避免同時服食西藥。
醫院管理局中醫專家小組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流感防治建議,再按本港氣候及港人體質,訂定了飲食及藥物預防內容,市民可到當局網頁 http://www.ha.org.hk/chinesemedicine或轄下14間中醫中心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