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哥本哈根會議舉行前夕,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聯合國掌管碳交易的機構已暫停核准數十家中國風力發電場,因懷疑中國利用產業政策,在清潔發展機制(CDM)體系下,獲取資金補貼內地風電場發展。內地《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暫停核准的涉及50家風電場。市場指若內地風電場不獲聯合國收入,將影響風電股盈利。
記者:張活儀
所謂CDM計劃,主要是將發達國家的資金,引導向發展中國家,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發展中國家經核證後的減排量,將可獲得聯合國的相關補貼。每個單位價格為10至15美元。
哥本哈根會議將有結果
不過,聯合國CDM執行理事會(EB)主席LexdeJonge接受本報查詢時,澄清《金融時報》的報道。他表示,CDM計劃並沒有暫停,仍然繼續接受各國包括中國企業登記,申請中有部份現時正在覆審,並需經多個階段評估。
他又說,當局注意到內地風電場其中10個申請,委員會認為,上網風電價變動及相關價格改變,將可能對企業財務上的變更,理事會將在下周哥本哈根會議期間召開會議,決定有關申請的結果。LexdeJonge強調,理事會保證有關計劃將繼續為真正減排的投資,提供補貼。
EB對中國風電電價提出質疑,並暫停審批中國風電CDM項目的消息,已流傳一段日子。國家發改委上月27日,在官方網站刊登《中國風電及電價發展研究報告》進行反擊,詳列中國風電電價的形成機制,是因應風電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及電網承受能力釐定。
發改委在結論部份指:「希望EB在審核中國風電專案時,能充份考慮和理解中國特殊的定價機制,推動全球範圍內高品質CDM專案的成功註冊,為減緩全球氣候變化作出更多貢獻。」
在內地從事碳排放貿易的一致人和國際環境科技(AccordGlobalEnvironmentTechnology)總經理楊智良接受本報查詢時稱,最近半年,個別中國風電CDM項目的申請,因審批當局對中國政策有質疑,故要覆審,申請CDM項目的企業,須回答一系列提問,有關當局滿意回答才可通過申請,否則要再覆審。
據了解,審批當局質疑的是中國電價問題。楊智良解釋,之前內地風電的上網電價,由各地方政府自行釐訂,直至今年7月底,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完善風力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設定4類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由於有關電價較個別地方政府釐訂的電價低,故被質疑中國利用產業政策,故意降低補貼,藉以取得CDM項目的資格。
龍源已申請116個CDM項目
下周四上市的亞洲最大風電企業龍源電力(916)有不少CDM項目。據龍源招股文件披露,截至今年9月底,已申請註冊116個CDM項目,其中21個已在EB註冊,申請的項目中115個為風電項目。
雖然CDM項目並非龍源主要收入來源,但過去兩年,有關收入逐漸增加,今年上半年,來自CDM項目及銷售自願減排量(VER)的總銷售收入達1.17億元,佔純利14.6%。龍源管理層回應本報查詢時指,目前尚未收到相關官方消息。相關人士表示,事件對上市並無影響。
香港新能源(987)管理層回應,旗下申請的CDM項目均已獲批,暫未有新申請。
龍源CDM項目過往盈利貢獻
‧2007年度 純利:0.30億人民幣 佔整體純利:4.20%
‧2008年度 純利:1.18億人民幣 佔整體純利:19.10%
‧2009年* 純利:1.17億人民幣 佔整體純利:14.60%
龍源申請註冊CDM項目
‧已申請註冊:116個#
‧已成功註冊:21個
註:上述純利包括核證減排量及自願減排量;
*截至6月底止6個月;#其中115個為風電項目
資料來源:龍源電力招股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