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周一突然宣佈貨幣改革,強制要民眾以100:1的比率將舊圜兌成新圜,變相充公私產,引起民眾極大憤怒。有消息指民眾縱受嚴密監控,亦忍不住公然抗議,當着便衣警員面前詛咒政府,當局擔心民眾怒火失控,已加派士兵在地方部署和實施宵禁,以防爆發反政府騷亂。
北韓周一宣佈,所有民眾必須在周日前將舊圜換成新圜,每人最多兌10萬舊圜,其餘的鈔票變廢紙。坐擁逾10萬圜的民眾,驚聞消息都覺得是變相沒收他們的私產,據報戶戶傳出哭聲,有一對老夫婦更仰藥自殺。
民眾警察面前罵政府
民眾反應如此激烈,因10萬圜頂多只夠四口之家生活兩個月。一名北韓消息人士向南韓新聞網站DailyNK訴苦:「10萬圜現在只夠買半公斤大米,我們的血汗財產都一無所有了。」
英國《獨立報》報道,首都平壤街頭,更傳出現過短暫示威。消息人士指在民怨沸騰下,當局曾召開緊急會議,兩度修改兌換規定,現金兌換上限提高至15萬舊圜,銀行存款最多可換30萬舊圜,首10萬舊圜以100:1比率兌換,餘款以1,000:1比率兌換,即是15萬舊圜可兌1,050新圜。
即使當局周日調整物價,購買力依舊,新規定實質上令民眾均貧。北韓中等水平家庭一般有100萬舊圜的以上現金,在新規定兌換下大部份血汗錢化為烏有,而且北韓的銀行屬「強制儲蓄所」,存款人無法隨時提款,因此所有人紛紛在黑市搶換人民幣和美元。
金正日政權為防民眾生事,周一已下令各軍事基地戒備、各地保安人員加強監視街上居民狀況,接壤中國邊境的咸鏡北道實施宵禁,兩江道惠山市中心出現士兵軍車影蹤。當局嚴厲警告,違反貨幣改革新規定的人,將受「無情懲罰」。
南韓《朝鮮日報》引述北韓內部消息人士說,雖然街上多了便衣警員監視,北韓民眾仍公然表達憤怒情緒,「主要城市的市集內,人們大聲咒罵政府」。
市民搶購糧食 物價暴升
由於要兌換新鈔,物價未能定價,北韓各地商店都全面關閉,引起很大混亂,有居民因為無法購買糧食,要到親友家中乞討糧食,又由於民眾紛紛打電話通消息,周一導致電話通訊癱瘓。民眾在黑市搶購糧食,令物價暴升,大米價格升了20倍,玉米價格升了30倍,豆腐也貴了20倍,一磚豆腐竟要賣1萬舊圜。
這是北韓17年來首次進行貨幣改革,分析指這是為「儲君」金正銀繼位,加強控制經濟,並打擊通脹和貧富懸殊問題,不過搶奪國民財富,令民眾憤怒,恐收得反效果。北韓一名消息人士說:「如果現在爆發戰爭,誰也不會為國家去打仗。」
法新社/DailyNK/南韓《朝鮮日報》/英國《獨立報》
北韓人抗議示意圖
經濟政策失誤釀政局巨變
─緬甸─
軍政府2007年9月午夜狂加油價500%,弄致民不聊生,僧侶發動袈裟革命,激發13萬人上街,爭取民主,軍政府最後血腥鎮壓
─津巴布韋─
總統穆加貝2000年充公白人土地,全國爆發糧食危機,通脹失控地飆升至去年的231,000,000%,促使他去年大選失利,要跟反對派領袖茨萬吉拉伊分享權力
─蘇聯─
計劃經濟徹底失敗,蘇聯經濟大衰退,戈爾巴喬夫推行開放經濟改革也回天乏力,最終導致蘇聯解體,東歐變天
─中國─
中國1980年代改革開放,觸發通脹,加上官倒和胡耀邦逝世,終於在1989年爆發學運,最後當局出動軍隊鎮壓
─德國─
1929年經濟大條,迫使魏瑪政府大量印製鈔票應付赤字,引發惡性通脹,造就希特拉的崛起
─法國─
十八世紀下半葉,法國政府四處征戰,國家嚴重負債,稅收改革失敗,老百姓連麪包都沒得吃,成為1789年大革命導火線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