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場消息透露,機場管理局就興建第三條跑道已有初步方案,預計明年初公佈《2030規劃大綱》及工程可行性報告後,進行廣泛諮詢,初步預算,總投資額接近1000億元,包括填海、興建跑道、擴建中場及客運大樓等配套設施,07年才啟用的二號客運大樓因有設計缺陷,將要大改造及擴建。
記者:高淑嫻
第三條跑道及相關設施造價高達千億元,接近機場當年總投資額1550億元,相對近日引來市民激烈討論的高鐵造價669億元,高出50%。
須大事填海 明年初諮詢
據了解,跑道將與目前兩條跑道並排,需要進行大規模填海,水深關係,成本相當高昂。
千億元巨額投資並非立即啟動,機管局將於明年初就建議進行廣泛市場諮詢,並要進行環境評估報告,了解填海對機場島附近生態環境影響,保守估計,若社會大眾支持興建第三條跑道,整個計劃最快於2至3年後動工,建築期約7至8年,可能要2020年才落成。現時的新機場歷時9年建成。
換言之,其間仍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去討論融資方法。政府早於03年為解決財赤問題,曾計劃安排機管局上市集資過百億元,後來經濟及財政狀況好轉才放棄,此外,機管局負債比率僅21%,有很大貸款空間,可見,除政府撥款,未來仍有多個途徑融資。
20年後客貨處理量倍增
機管局要興建第三條跑道,就是要配合未來20年客貨運吞吐量不斷增加,據了解,機管局預期,香港機場20年後的旅客及貨運處理能力分別達到1億人次及800萬噸,較目前倍增。未來要預留土地將來有需要時增建空運貨站,客運大樓的處理能力也要提升。
問題是,07年啟用的二號客運大樓目前只是假的客運大樓,沒有真正出入境功能,也沒有龐大的行李處理系統,因此,機管局要興建第三條跑道,其中一個重要考慮就是如何改造二號客運大樓。
據了解,機管局曾經考慮以最極端的做法,把二號客運大樓拆掉重建,但考慮到環保因素,更不想惹來社會非議,機管局希望盡力保住現有大樓,但必須大規模改造,並要在旁邊擴建,首要建設一套行李系統,無人駕駛鐵路及出入境系統也是必須的,務求變身為真正的客運大樓,可以分擔一號客運大樓三分之一的客量。
二號大樓須建行李系統
明年加入機管局成為董事的民建聯議員陳鑑林,支持機管局興建第三條跑道,指目前兩條跑道不夠機場未來十年發展之用,若不盡快籌備,到客貨量飽和時才考慮便太遲。對於二號大樓問題,他認為無法追究,惟有擴建或興建三號客運大樓來解決問題。國泰航空(293)行政總裁湯彥麟曾經指出,機場跑道容量將於2018年飽和,須盡早興建第三條跑道。
香港機場客貨處理能力目標
‧每年旅客處理量 目前:5000萬人次 2020年:7000萬人次 2030年:1億人次
‧每年貨物處理量 目前:400萬噸 2020年:600萬噸 2030年:800萬噸
共度時艱
延着陸停泊優惠 助航企慳5600萬
機管局昨日公佈,由於航空業復蘇前景未明朗,把着陸費及停泊費減一成的優惠措施,延長三個月,至明年3月底為止,此舉有助在香港機場營運的航空公司再減省開支5600萬港元。
准免息遲交租一年
去年第四季金融海嘯爆發後,全球經濟疲弱,航空業大受打擊,機管局便於今年4月(2009至2010年度)推出總值4.5億元的紓困措施,當中包括下調着陸費及停泊費一成,原定期限到今年底。
另一紓困措施是讓租戶免息延遲繳付租金一年,直至明年3月底;換言之,現時兩項紓困措施的限期均是明年3月底,將影響機管局今個財政年度的收入。
機管局較早前公佈中期業績時透露,為航空公司提供的着陸費及停泊費減免為1.2億元,讓業務夥伴免息延付辦公室及貴賓室租金,延付金額達1.3億元,共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