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能過剩四成新船定單或取消

運能過剩
四成新船定單或取消

中央半年內對造船業三度調整支持態度,由備受眷顧的振興產業而變成政府嚴控的產能過剩行業之一。不過,由於解決產能過剩需時三年,工信部惟有加緊制訂支持政策,索性通過兼併重組打造10家世界級的造船航母。
造船業與世界經濟緊扣,全球經濟緩步反彈,令6月份定下來的調整和振興船舶工業計劃的「算盤」打不響,單單透過發展遠洋船和特種船來擴大船舶市場需求已不易為。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警告,造船業過剩局面勢延續三年。

內地打造10造船航母

朱宏任預計,未來幾年內全球造船業每年將增加2億噸載重產能,但是,在定單不足下,每年需求增加量僅為1.56億噸載重,過剩近四分之一。中遠控股(1919)董事長魏家福昨亦透露,因擔心運能過剩,今、明兩年全球約40%的新船定單可能被取消或延後。截至10月份,中國造船廠已取消88艘貨輪定單,接單數量亦按年下降63%。
要重振船舶工業,工信部惟有變陣。朱宏任表示,該部正加緊制訂支持政策,包括《加快推進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力爭到「十二五」末,擬通過兼併重組打造10家造船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