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與台灣上月簽訂兩岸金融合作監理備忘錄(MOU),路透社昨引述消息稱,內地最大國有商業銀行工商銀行(1398)正洽商,入股以市值計台灣最大金融控股公司國泰金控的兩成股權,交易涉資料逾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雙方在過去兩個月曾會面5、6次,惟商談仍處初階。 記者:劉美儀、李培瑛
不過,證券界及投資市場人士均認為,入股短期內發生的可能性甚低。一名外資證券研究主管指出,台資行參股內地金融機構,較中資入股台資金融機構的可行性大,倘今次雙方確曾就入股事宜接觸,亦不易在短期內成事,觀乎中策(235)收購台灣南山人壽荊棘滿途,可想像國企登陸台資金控所遇的政治阻力,相信未來中資銀行仍以擴展台灣網點為優先考慮。
中資入股台金融業阻力大
工行發言人拒絕就傳聞置評;據悉,該行內部尚未就入股國泰金控作出討論。外電亦引述國泰金控發言人表示,對事件不予置評。
報道引述消息指,工行正洽商入股市值逾170億美元的國泰金控兩成股權,雙方最快可望於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訂後公佈交易,有關協定料明年初簽署。
海峽兩岸銀行即將相互開放設點,金管會主委陳冲昨稱,內銀要登台設點,明年1月後可遞件申請並提出計劃,但銀行只能買1個營業據點設分行自用,「不能來台炒熱房地產」。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蕭長瑞補充,下月MOU生效前,會擬訂內銀登台相關許可辦法。
出席同一論壇的建行(939)副行長胡哲一表示,有意在台申設據點及發展合作,建行期望能在過程中「拔頭彩」。現有意在台申設據點內銀,尚包括中行(3988)、工行、招行(3968)、民行(1988)等。
中策下周重交購南山申請
至於中策夥拍博智金融向美國國際集團(AIG)收購南山人壽的交易,最大難題源於能否獲台灣監管機構批准,外電昨引述博智主席麥睿彬表示,博智與中策近期已與台灣監管當局會面,釐清問題後有信心收購南山的計劃獲得通過。
他指有關交易審批需時約3至6個月,並計劃下星期重新提交申請,答覆監管機構在首次申請後提及的所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