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內銀股大有機會削股息 - 譚紹興

投資學堂:內銀股大有機會削股息 - 譚紹興

早前市場尚未爆出杜拜世界債務問題時,港股及國企股已逐步反覆下跌,主因是當時市場正受一眾內銀股可能要進行龐大的再融資計劃所影響。近日在杜拜世界債務問題開始淡化之際,港股率先反彈,並重返杜拜事件前的水平,一眾內銀股更大幅反彈上升,力度頗為強勁,它們的A股更帶動上證綜合指數上衝逼近3300點大關。
杜拜事件後彷彿連內銀股的再融資問題也一併掃除,至於內裏原因,相信大家從近日的報道已經知悉。這數日內地市場傳出中央滙金可能會容許國內4大銀行以上繳利潤來補充銀行的核心資本,因此這4大銀行便不用再從市場再融資,這對內銀股的股價及A股市場皆有穩定作用。惟這至今仍只是傳聞階段,滙金最終會以那種形式將上繳利潤來補充4大行的核心資本仍是未知之數。
根據資料顯示,截至今年第3季,內地4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高逾11%,因此並無即時再融資的需要,正確一點來講,即使不融資也問題不大,只是它們明年不能維持高的貸款增長,其情況與早前的歐美銀行所面對的問題不同。

交行等機會買平貨

現時市場估計,明年內地銀行的貸款增量大約是今年的70-80%,大約相當於7萬億至8萬億元人民幣,假若要達到此增幅,則內銀股便有融資的需求。筆者感到,若中央要維持經濟增長,則必須保持銀行的貸款強勁增長,故幫4大行補充資本以維持高貸款增長,查實到頭來亦即幫中央維持經濟增長。所以筆者估計,容許4大行以上繳利潤來補充資本的可能性頗高。
4大行可能避過再融資的問題,但其他內銀股便無咁好彩了。繼招商銀行(3968)之後,交通銀行(3328)是另一間在短期內最有機會再融資的銀行,主因是其資本充足比率相對較低。參考早前招行的情況來推測,相信交行在公佈再融資細節後,當市場消除了不明朗因素後,交行股價可望扭轉近日弱勢。故當交行宣佈融資詳情時,應是吸納良機。
內銀股在有再融資壓力下,相信最終亦會從股息着手,削減股息可能是無可避免,故欲買內銀股收息的朋友宜注意。經歷了去年金融海嘯後,筆者相信恒生銀行(011)是股息最穩定的銀行,是食息者不二之選。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