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浸完鹹水歸國之留學人士也。從前,國民不輕易出國見識,海歸派相當珍貴,回國馬上飛上枝頭,高職美女良辰美景恭候,是為海歸派的黃金歲月。
但國家領導人也知道,現代中國沒甚麼強,就勝在人多。人多好辦事,人家十年才辦到的,咱們一年就搞掂了。以前海歸吃香,現在誰家中的小霸王不是送出國的?內地富豪就算是那小撮既得利益者,那「小撮」以量計也是比歐美多。這條簡單的算術題人人都懂,是以80後海歸派最近回國求職,發現竟淪為失業大軍,只能歎句:中國崛起太快了。寒窗苦讀幾年還趕不上這班提速列車。
這批海歸派也只能混在其他本土精英裏,賺那三千元工資,等待變成房奴車奴孩奴與老婆奴。連氣憤也不用,你去一趟京城,天啊,去年清大北大畢業的精英,現在還在失業的一大把,個個可是有為青年呀。
聽說香港人在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吃不開,可考慮退至二三線城市如重慶成都昆明等。可是,戲已不是這麼演了。在一線城市吃不開的本土精英也多的是,他們能操耐勞,熟悉國情不亂來,才是二三線城市招攬的對象。香港人嬌生慣養,家累又重,不易屈就,行事作風仍有文明的階模,對潛規則不熟悉,又沒有後門或前門可走,優勢可說是零。
跟某悍烈四川女子述及此趨勢,慨歎局勢變得太快人心浮亂,她回我一句:沒關係,到了2012年大家都平等了,甚麼自救或等別人來救都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