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荃灣馬角街發生初生嬰兒猝死悲劇。一名7個月大女嬰昨晨飲奶掃風後入睡,兩小時後卻被母親發現,頭腳調轉兼翻轉身體俯伏嬰兒床上,面色蒼白無反應。19歲年輕母親慌忙致電報警,惜女嬰送院搶救後不治。警方調查後相信事件無可疑,死因有待剖屍檢驗。
記者:羅日昇 張珮琪
猝死女嬰僅7個月大,父親姓陳年約30歲、母親姓蕭19歲,女嬰是兩人首名寶寶。
現場消息稱,事主夫婦做貿易生意,寫字樓在馬角街8至12號新豐工業大廈一個約300呎單位。夫婦近日因為趕貨留宿上址,連帶初生女兒亦帶在身邊,並把嬰兒床、奶樽等物品全都搬來。
女嬰無病痛死因待調查
昨晨約6時半,蕭婦起床給女兒餵奶及拍背「掃風」後,把女兒放回嬰兒床各自入睡。至早上8時半,蕭一覺醒來,赫見嬰兒床上的女兒,頭和腳位置調轉,更翻轉身體俯伏床褥,急忙將她翻過來,但見女兒面色蒼白拍喚無反應,連忙叫醒丈夫致電報警。兩人非常焦急,隨即抱起女兒跑落街,在數十米外的橫頭街登上趕至的救護車,惜女兒送院搶救後證實不治。
據悉,女嬰生前並無病痛,警方事後將女嬰父親帶返寫字樓調查後,相信案件並無可疑,至於女嬰死因則有待法醫剖驗。
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指出,7個月大嬰兒有能力扭動頭部和仰起頸項,事件中的女嬰可自己翻轉身體,「按道理也可以翻正。」他認為:「事件不尋常,有機會嘔奶或者細菌感染,要驗屍先知。」
嬰兒2至5個月大高危
韓錦倫續說,嬰兒長至2個月至5個月時,是嬰兒猝死症(SuddenInfantDeathSyndrome)高危期。外國調查顯示,猝死與俯睡有關,研究亦發現,嬰兒床如有雜物亦增加風險,因此嬰兒睡床不應堆放雜物及大件公仔,不宜使用枕頭、被鋪應該輕身、圍欄墊及床褥應與床架配合,慎防出現頭揳圍欄的危機。
廣華醫院兒科顧問醫生吳國強則說,床褥太軟亦非常危險,因為若嬰兒翻轉身,面部陷入床褥會透不到氣,導致窒息致命。此外,先天性疾病、細菌感染腦膜炎、胃液倒流及藥物影響等都是猝死的原因。
女嬰猝死示意圖
嬰兒睡覺安全貼士
1)不應與成人同床
2)不宜俯睡
3)床褥不宜太軟
4)1歲前毋須用枕頭
5)飲奶後必須掃風才入睡
6)穿着適量衣服,使用輕身被子
7)保持空氣流通
資料來源:綜合韓錦倫醫生及吳國強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