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別經年,東京變了嗎?說沒有是假的,但也不是面目全非,八十年代它基本上已經成型,再變也不會變出什麼令老相好不安的花樣。當然那時的六本木還沒有Midtown,甚至愚公尚未成功搬來一座六本木山,其他熟悉的區域卻沒有大變動。像表參道,林立的名家設計建築物以前不存在,可是由地鐵站走向原宿,一路上盡是金光耀目的大樹,比香榭麗舍更香榭麗舍,那種感覺一點也不陌生。
涉谷驛廣場的忠心犬雕像不知道為什麼不見了,只剩下外牆難看的浮雕──或者人潮太洶湧,把地標也掩蓋掉?轉兩個彎看見Parco百貨,真是如見故人,站在館前默默來個溫馨的熊抱。那時他們的宣傳做得非常矚目,石岡瑛子是所有設計學徒的女神,菲丹娜蕙頭頂紮大蝴蝶結的新派古裝造型,是branding最凌厲的開山鼻祖,妄想加入平面廣告界的我曾經專誠跑到大本營搜集印刷精美的單張。前塵如夢啊,誰想到轉行轉了三四次,如今落得一事無成兩袖清風,它仍然屹立不倒?
新宿閉上眼睛也認得路──張愛玲說的,「人身上壓着大自然的重量,沉重清淨的睡,一點夢也不做,而獅子咻咻地來嗅了」,借過來形容出巡的基佬,誤打誤撞一拍即合──夢倒是做的,可幸做的時候清醒。二丁目周末旺得很,有家角落的基吧人滿到瀉出行人道上,賣寫真和鹹片的店鋪從前藏在地窖,現在全部大搖大擺開在路邊,倒是新景象。不過《G-Men》承續《薔薇族》的猶抱琵琶傳統,露啲唔露啲,當然不買了,要買買台灣杜達雄的《M1》,大件夾抵食,有毛有翼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