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除了杜拜世界的債務危機外,即將在本月7日舉行的哥本哈根會議亦是投資者談論的另一熱門話題。在這個會議中,全球192個國家,其中一個重要議題便是全球下一輪的減排協議,決定2012-2017年的全球減排目標。美國及中國是溫室氣體的排放大國,故它們減排的承諾將會直接決定哥本哈根會議的實際成效,套用綠色和平的講法,亦是人類能否避免走上氣候變化的不歸路。
不論這個會議的結果如何,這將引起人類更加關注全球氣溫上升及環保。至於投資市場,相信亦會開始注視環保概念及一眾新能源股,剛巧筆者書枱上有龍源電力(916)的招股書,在不少真假新能源概念股中,相信龍源是其中一隻最具規模的新能源股,以其2008年底的裝機容量計算,能源的風力發電是中國最大的,在亞太區內亦排名第5位,並非其他掹車邊的新能源概念股可比。
早前在投資講座中討論到新能源概念股時,筆者察覺,不少朋友誤以為風力發電依靠風、太陽能發電依靠太陽,基本上唔使錢,所以成本很便宜,其實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風力發電料是主流
根據世界風力發電網的資料,現時發電成本最便宜的為火力發電,其次為水力發電,跟着便是風力發電,然後到核能發電,繼而柴油發電,而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則相對較貴(註:發電成本比較是沒有計算「環境外部成本」)。
現時龍源以煤炭為主要燃料的火電,其上網電價為0.3601元人民幣/每千瓦時,而風力發電的電價則為0.4653元人民幣/每千瓦時,雖然兩者仍有差距,但這已較核能及太陽能等的成本低廉。故市場預計,風力發電最終可能是國內新能源的主流。
龍源雖然前景吸引,但其招股價一點也不便宜,以招股價介乎6.26至8.16元計算,其2009年的PE高達44.5-58倍,相信其上升空間不會太大,真要炒上70、80倍PE才「有肉食」。
中投公司自早年投資美國金融企業如Blackstone及摩根士丹利後,近年頗積極投資新能源企業,繼入股保利協鑫(3800)後,近日亦出資4億美元入股龍源,相信稍後中投仍會趁人民幣高企,入股其他歐美能源股。
除新能源股外,筆者會考慮燃氣股,因為它們較為實際,有真正利潤!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