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席夜宴爆滿 歌星唱驪歌60年龍門大酒樓告別街坊

35席夜宴爆滿 歌星唱驪歌
60年龍門大酒樓告別街坊

【本報訊】為了絕版的大包,為了永遠的十道菜,為了看望舊式大酒樓的最後一面,生客、熟客、不速之客這天都來了,來為龍門大酒樓的六十年歷史作個溫馨動人的總結。當龍門夜宴最後一道菜都吃過之後,香港又少了一個會說歷史的老地方。
記者:林社炳 黃偉駿 蔡元貴

1949年營業至今的灣仔龍門大酒樓,物業以4.2億元出售,酒樓昨日光榮結業,特設「龍門夜宴」,與六十載茶客情緣說再見。35圍筵席全場爆滿,有立法會議員張文光、李永達,有前律政司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都要為一間傳統大酒樓的告別作個見證。

呂珊(左二)、胡渭康(左三)、盧海鵬(右二)和尹光(右一)等藝人送別龍門酒樓。

龍門股東謝家兄弟,在夜宴中向賓客道別致謝。黃建通攝

贈龍門火柴盒T恤

夜宴有十道菜,除了經典的炭燒燒味、八寶鴨和煎蝦碌等,還破格加入招牌名點龍門大包。酒樓請了歌手獻唱、樂隊伴奏表演,盧海鵬、張偉文、尹光和呂珊等亦出席送別夜宴。呂珊說:「自己小時候也是龍門的擁躉,最愛龍門蝦餃。」江樂士以香港收藏家協會成員的身份出席,他說幫襯過龍門幾次,舊式酒樓又少一間,覺得可惜。
龍門前身為龍鳳茶樓,當年的股東鄧氏家族昨晚也有派人赴宴。代表鄧漢忠本身是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老闆胞兄謝啟傑特別留了一個茶盅給他,作為紀念。其他賓客則獲送絕版龍門火柴盒和龍門T恤,收藏家協會又設計了一款紀念首日封,希望龍門長存香港人心間。
老闆謝啟傑昨晚既興奮又傷感:「興奮係見到咁多新知舊雨,傷感係要同工作多年嘅員工分手。」龍門酒樓昨日由早爆到晚,最後一朝早茶,龍門大包特別搶手,每有一籠大包蒸好,夥計從厨房捧出來,大批茶客即一擁而上。另一招牌美食龍門叉燒也不遑多讓,人龍在門外排隊外賣叉燒,心急的顧客不顧禮儀插隊爭先,一度引起口角。

老照片:龍門大酒樓前身龍鳳大茶樓。

門前報攤執剩一檔

這天前來告別龍門的人,老中青三代都不乏。酒樓昨日全面「開放」,一些擺明是「搞搞震、冇幫襯」的龍友都無任歡迎。珠海學院新聞系潘同學說,小時候跟父母來飲茶,昨天則帶個相機來留個紀錄。酒樓結業,在龍門門前擺檔六十年的李蘇旺同感欷歔。李伯十多歲開始幫家人在這裏賣報紙,酒樓前報攤由十多檔執剩現在他的一檔。明日之後,李伯惆悵報攤何去何從。

屹立灣仔60年的龍門大酒樓昨日結業,整天顧客不絕。

點心加價兼縮水惹非議

【本報訊】「大包、整多兩籠唔怕滯」,「龍門大包」是龍門大酒樓的馳名點心,但昨日最後一天營業,酒樓不獨沒有賣大包益街坊,反而坐地起價,惹來街坊非議。
龍門酒樓昨日無論早茶或午市,整日顧客不絕,當中不乏兒時曾由長輩帶着來嘆一盅兩件的市民,也有偷偷溜出校門到龍門「飲啖茶、食個包」的逃學威龍。每當龍門馳名的大包新鮮出爐,大家都一擁而上,一下子把大包搶光。

「賺多個錢慰勞夥計」

不少茶客像記者一樣,到結賬時才驚覺一個大包連茶錢收費30元。收銀員回應說,平日只賣17元。有熟客更表示,平日龍門點心,分大、中、小三類價錢,但結業前收起點心紙,坐地起價,全部點心一律20元。
加價之餘,部份點心份量也減少,每碟由原來三件減至兩件。
老闆謝啟英解釋,「結業最後一日,唔賣大包益街坊,皆因唔止街坊捧場,仲有唔少市民慕名而來。莫講話大包,連點心都賣晒,要班夥計24小時加班應市。因此,賺多個錢,算係慰勞班夥計。」有茶客光顧後才知道「食大咗」,歡送惹來滿肚怨氣,不少人氣冲冲跟收銀員理論。

龍門大酒樓結業最後一天,沒有賣大包益街坊,馳名大包同樣搶手賣清光。凌樹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