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以來中央陸續公佈醫療改革方案內容,有內地醫藥商和分析師表示,暫時對醫藥業影響未見顯著,明年才可望開始顯現。
市場已持續調高對醫藥股的估值,若具規模的受惠醫藥股能因此保持每年20至30%以上的盈利增長,分析師相信,市場可以給予20至25倍市盈率,意味醫藥股目前2010年平均15至20倍市盈率仍有上升空間。
藥物需求增 利君受惠
醫改其中一個重點是醫藥分家,將以往醫院透過調高藥品價格賺錢,補貼偏低的醫療服務收費模式終止,讓醫療服務調升收費。利君國際醫藥(2005)執行董事王憲軍稱,目前出廠價價值6元(人民幣.下同)的藥物,經中間商再到醫院的售價約7元,然後醫院會調高零售價至20元售予病人;落實醫藥分家後,藥物價格將顯著降低,刺激市民使用藥物需求,對利君有利。一名醫藥股分析師指出,目前內地醫院高達50%收入靠售賣貴藥,醫藥分家需要一段過渡期。
另一改革重點是設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將307種基本藥物由政府定價,當中296種政府定價已於10月22日執行。王憲軍表示,利君有81種藥物屬目錄之內,但這類基本藥物毛利很低,對集團盈利貢獻不大。他最關注明年中央對城鎮居民醫療輔助的標準,由08年的80元提高至120元,屆時可望對基本藥物的銷售有很大刺激。分析師則指,在市場競爭激烈下,目前這類基本藥物市價不少低於政府定價。
小型代理商危 有利國藥
醫改亦對中間代理商如國藥(1099)等賺取的中間價設立上限控制。分析師表示,這類中間商賺取的毛利率只有3%,壓縮空間有限,但中小型代理商或遭淘汰;這意味對國藥等大型代理商有利。
醫改亦提出,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和治療的價格,山東威高(8199)副董事長張華威強調,集團主要生產輸血器等一次性耗材和骨科產品,不受這方面影響。
今年推出醫改重點內容
‧3年內投資8500億元為全國城鄉提供基本醫療服務
‧2010年將城鎮居民醫療補助額由80元提升至120元人民幣
‧於2020年醫療服務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醫藥分家,醫院不再透過賣貴藥補貼偏低醫療服務收費
‧政府為國家基本藥物定價
‧中間代理商所賺差價設上限控制
‧設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資料來源:發改委、衞生部
逐步浮現
威高走高檔 3年後受惠
內地今年初公佈3年內投資8500億元(人民幣.下同),目標於2011年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居民。
山東威高(8199)副董事長張華威(圖)稱,集團生產較高檔的醫療產品,預期3年後才明顯受惠於國策;目前資金率先用於解決醫療訊息化問題,以及改善縣級醫療系統檢查裝備。
他說,這次醫療改革精神,是將原來服務3億人口的醫療市場,擴大至13億人口。國家已訂立中期目標,2020年醫療服務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意味醫療保險範圍將由目前只包括基本藥物和醫療治療服務,擴展至包括威高生產的較高檔醫療產品,屆時威高受惠更大。
杏林醫療:訊息化增長大
剛於11月完成改名,變身為內地醫療資訊科技商的杏林醫療訊息科技(8130),旗下金基顧問田小榕表示,估計國家8500億元投資中,約200億元用於醫療訊息改革;目前內地醫院每年平均投資於醫療訊息化達200億元,按30至40%幅度增長,預料杏林醫療可從中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