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15人操控金馬誰屬

特稿
15人操控金馬誰屬

本屆台灣金馬獎積極向北望,除入圍名單一片「紅」海,不少獎項均落在內地電影手上,21個獎項中佔9個。其實由始至終,獎項花落誰家全操控在由15人組成的專業評審團手中。

侯孝賢冇權投票

金馬獎官方網頁將這個小圈子玩意規則寫得清清楚楚。初選階段由五位初選委員評選所有報名電影,進入複選階段,只是稍稍擴大評選人數,由五位變成11位,然後產生提名名單;決選階段將加入二至四名海外評審,金馬得獎名單亦由此誕生。
小如香港電影金像獎,也是由逾千電影從業員投票選出入圍名單,大至奧斯卡有約5,800名投票會員,保證公平公開。可是舉辦了46屆的台北金馬獎,提名和得獎名單,多年來仍只操在十多人手中。
那麼誰有資格當金馬評審?根據遊戲規則,電影基金會董監事、金馬獎執行委員及該年度有製作影片參賽者均不得擔任,侯孝賢身為執委會主席即沒有份投票。回看本屆複選評審名單,包括香港導演關錦鵬、台灣導演虞戡平和鴻鴻、內地導演吳天明、演員吳興國、攝影師沈瑞源、製作人周旭薇、剪接師蕭汝冠、美指朴若木及歌手陳珊妮,其餘均為學院派:畢恆達、李泳泉、陳世杰、張靚蓓及香港影評人馮家明,其口味與觀點,足可左右整個賽果。

中央6台獲轉播權

其實早有台灣影評人批評,獎項花落誰家,取決於評審組合上,而金馬獎另一特色就是其官方色彩。金馬獎賽果到底反映了誰人的口味?不如參考一下以下資料:本屆由台北縣政府出資,頒獎禮選在台北縣政府多功能集會堂舉行,並首度在內地中央電視台第6台轉播,讓11億觀眾有機會欣賞內地電影在金馬獎飄紅,是巧合還是別出心裁?
撰文: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