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港澳版米芝蓮面世,今年最大驚喜是多了一些地道平民食肆入選。然而,日日賣過千杯奶茶,馳名香港半世紀的蘭芳園再次沒有上榜,令去年已為它不值的食家市民大感失落。這天,本報邀得米芝蓮總監Jean-LucNaret去蘭芳園作客,總監卻拒飲絲襪奶茶……不打緊,老外不撐,香港人撐!
記者:趙志雄
攝影:譚盈傑
日賣過千杯未能上榜
《米芝蓮指南》被譽為「飲食聖經」,但港澳版本自去年首度推出以來,不少人質疑能否代表「香港人口味」。例如,不少人就疑惑「蘭芳園都落選?」蘭芳園的招牌絲襪奶茶可謂港式茶餐廳的經典飲品,單是中環店就日賣過千杯奶茶、幾百份撈丁,叫好叫座,難道港式茶餐廳始終無法登上米芝蓮殿堂?
今年港澳米芝蓮有四個評審員,其中兩人是中國人。評審到一間餐廳會吃多少道菜?有否點了招牌菜?米芝蓮總監Jean-LucNaret回應:「不同評審會去同一所餐廳,叫不同食物,數量不定,但一個人去,也不能一餐吃十個菜!他們不必做太多資料搜集,去到餐廳問人,打聽一下就知道甚麼最受食客喜愛!」若要給某餐廳一星評分,評審至少去兩三次;三星則要九次以上,而評審員身份則嚴禁外洩,有些連太太也不知道。對於著名地道茶餐廳如蘭芳園、翠華等都沒有上榜,Naret強調:「不會因餐廳名氣而選它,重點是食物質素和廚師的用心。」咦?難道沒有一間港式茶餐廳食物啱米芝蓮評審的胃口?
獨沽一味沒有星
香港人愛「掃街」,街頭吃完雲吞麪,再去街尾飲奶茶,那麼一間食店只有一道菜出名又能否榮登米芝蓮?Naret說:「一定要整體菜式都好,我們才給予星級評分。」今次雖有添好運和鴻記小吃等平價餐廳入選,但仍予人「貴價餐廳才入選」之感,有人笑言因貴價餐廳才有衞生廁所,「衞生當然重要,如果見到有蟑螂在腳底,你也不會再去。評審員進餐廳不會專注在廁所有多豪華,而是從菜式和環境中評論餐廳的特色。如果餐廳環境簡樸,但食物很好,那就應該被列在指南中,甚至給予星級。」如果餐廳拒絕採訪呢?「會一樣收錄評級,這類個案去年有六間,今年有兩間,書中不會有那些餐廳的照片。」
三拒奶茶而不喝
這天難得Naret去到蘭芳園接受訪問,過門也是客,老闆林生熱情招待,親手冲招牌奶茶予他,不過Naret卻因總監身份關係而再三拒絕:「從不會在訪問中評價餐廳的食物,我知道蘭芳園在香港歷史悠久,也試過香港的奶茶和地道小食,但不能透露有否曾喝過此店奶茶。」不給評價也嚐一口吧?香滑奶茶似乎始終打動不了Naret,林生無奈:「可能他飽吧……我們的奶茶受香港人歡迎,當然希望他試一試,不過我們不會遷就外國人而改變奶茶味道。」既然總監不吃,記者自然獨享撈丁和奶茶,味道依然香滑!
熱奶茶$13
用絲襪冲出來的奶茶,好飲在茶味甘而不苦,濃度恰好,又感受到奶的順滑。
我們的地道美味
豬扒包$24(茶餐包茶)
漢堡包面烘得鬆軟,夾住油香撲鼻的豬扒,配奶茶最夾。
葱油雞扒撈丁$37(茶餐包茶)
雞扒皮煎得香脆,跟豉油和葱油撈煙韌公仔麪,風味十足。
凍奶茶$15
跟熱奶茶是另一種風味,冰塊吸收了奶茶味,又令茶味中帶一份creamy。
本地名人食家評語
陳貝兒:
比較驚喜今年有兩間三星,尤其我經常去Caprice。雖然是外國人做評核,但也有不少地道粵菜館入圍,價錢亦不太貴,例如正斗雲吞麪,再證明了香港美食天堂美譽。
Michael:
蘭芳園沒有入選,要看評審員對香港飲食文化了解有多少?評審員應該多吃不同美食,讓範圍更廣闊,為更多饞嘴食家介紹心水餐廳。今年有平價餐廳入選,打破慣例,例如六福菜館,是實至名歸。
劉健威:
今年和舊年的米芝蓮都似一本旅遊書,看書中相片就知道,比較着重餐廳環境。
紀曉華:
想知評審員一餐有多少budget?他們去餐廳評分有無吃招牌菜?富臨飯店沒有星,是否因為不夠budget吃招牌阿一鮑魚?如果無,情況就如找詠春大師卻切磋其他武藝。建議把餐廳再細分,那些做點心出色、做麪最好,可能只有點心出名,其他普通,但不能因此忽略了。
食客反應
客人Steven:
蘭芳園不入選無特別感覺。但覺得米芝蓮準確性高過Openrice和蔡瀾,蔡瀾說的都是爽口彈牙。
客人Oran:
我覺得米芝蓮不代表香港人口味,我的朋友都不太buy它的標準,增強認受性仍需要時間。
蘭芳園(28540731)
中環結志街2號地下
升呢餐廳
今年比去年多了一間三星餐廳,就是去年二星的四季酒店Caprice,書中大讚其法國菜,材料名貴優質,服務好和有鑲鑽飾開放式廚房。另有四間餐廳由一星「升呢」二星。
升至★★★
Caprice(31968860)
中環四季酒店平台6樓
升至★★
珀翠(28208590)
太古廣場港島香格里拉酒店56樓
桃花源小廚(25435919)
上環蘇杭街93號
明閣(35523300)
旺角朗豪酒店6樓
福臨門(灣仔)(28660663)
灣仔莊士敦道35-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