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價近日越升越有,有無良經紀利用電話推銷,搜尋心想發「黃金夢」的無知市民上釣,以客戶的本金不停買賣賺取佣金及存倉利息,把本金全數輸光輸淨方肯罷休。有立法會議員促請政府加強監管經紀質素。 記者:林社炳
立法會議員潘佩璆昨日陪同懷疑受騙的陳伯(假名)見傳媒。陳伯表示,今年7月初接獲一名不相識的男子來電,聲稱是某大買賣倫敦金投資中介公司的經紀,游說他購買倫敦金,聲稱可在短時間內賺大錢。隨後邀請陳伯到位於中環的總公司參觀。
陳伯表示,「睇見間寫字樓有幾十個職員,心諗咁大間公司應該好穩陣。」陳伯在該名約24歲的男經紀游說下,在不清不楚當中風險及買賣操作情況下,簽署了協議書授權給該名經紀買賣。
清潔工人投訴無門
陳伯先後向該間公司過數兩萬元買賣本金,「其中6,000蚊係向親朋借。」沒想到財到光棍手,該名無良經紀,於7月8日交易首天,已替他進行10次買賣交易,扣除59元未平倉合約利息、1,200元佣金,先給他點小甜頭,賬面上賺了300元。但翌日的13次交易便輸7,094元,經紀卻袋袋平安,取得1,200元佣金。經紀一直沒有向陳伯提供買賣交易紀錄,直至8月13日經紀要求他平倉,方知合共進行29次買賣交易,陳伯賬面虧蝕累積至17,674元,該經紀卻合共賺得3,150元佣金。
陳伯是新來港人士,每月靠做清潔工賺6,000元。懷疑受騙後曾在工聯會社區職員陪同下報警,警方只登記備案。並曾致電證監會、金管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投訴,但各部門以「倫敦金不屬其監管範疇」為理由推搪,令受害人投訴無門。
據潘佩璆了解,有買賣倫敦金的投資中介公司,常在報刊登招聘金融經紀廣告,吹噓底薪、佣金及獎金優厚,招聘良莠不齊的經紀,以類似手法,向一知半解,甚至無知的新來港人士及婦女埋手,促請政府加強監管經紀專業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