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拜繼冰島之後,成為香港大部份人從未去過但已經破產的國家。連快餐巨無霸麥當勞也要撤退,環境可以想像。一個漢堡包比香港賣貴五倍,已經揸頸就命的冰島人怎麼捱得住。但諷刺在,冰島落難後,竟然跳級升上最玩得過的旅遊旺地。旅遊網站贈興,冰島大貶值極,消費都是香港的四五倍,背包客都咋舌,吸引力怎會急升,簡直老點。
杜拜旅遊團的廣告,在杜拜財困爆煲後的今日,仍然在旅行社的套餐裏。假如香港沒有人像碧咸、奧雲或者車神舒密加那樣入市,變成人工棕櫚島豪宅的苦主,照計心情無損,跟團還是制得過。名氣界在杜拜投資損手,銀碼濕濕碎而已。球星投資杜拜,豪擲千萬港元做別墅業主,原來只是赴日韓打世界盃前途經,過境停駐。英格蘭國腳這樣就做了寃大頭,當中只有祖高爾醒水,金融海嘯前賣盤,賺了130萬鎊,算是球星水魚中的好運王。球星落場用手代腳,可以瞞天過海,但投資買賣絕對不能靠上帝之手,要識點命理,睇到機中有危。
新聞說冰島人艱險中奮進,在經濟困境中重操捕魚故業。杜拜有何退路?137萬人口如何面對無處不在的爛尾樓?若然香港沒有北大人撐,樓價還炒得上七萬元一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