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六腑」本是人體結構醫學名詞,「五臟」指心、肝、脾、肺、腎;「六腑」指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
在日本關西曾見人氣餐廳以此為名,供應牛、豚、雞、馬的肉和內臟,有刺身有火鍋有炭燒。那店在兩年前還可自詡「別樹一幟」──但今時今日已成潮流,很多燒肉店都以內臟招徠,尤其受女客歡迎,她們相信這些含豐富膠原蛋白的物體,可以美容,常吃皮膚變得緊密細滑,既然有此功效,還怕什麼膽固醇?
牛雜、八珍、豬下水,雖是價廉之物,歐美還當「垃圾」,但都很美味。中國人吃了幾千年,清室後宮佳麗和上海灘大老杜月笙,也愛五臟六腑糟缽頭。廣東狀元及第粥亦豬下水。
有一種滑潺潺黏乎乎的東西,改了個怪名:「酒盜」,聯想到是啥?其實是海參的腸子。當刺身蘸醬油山葵生吃有點腥,用鹽醃製後,看來粉紅灰紫的一坨,甘甘甜甜鹹鹹的,味道奇特,在居酒屋點「酒盜」,寓意是美味到連酒的芳香也被盜走消失掉,「功高蓋主」才擔得起此名。又,海參的生殖器可壯陽,其「肉體」反而沒中國人那麼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