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裏分租出去的梗房住了位在大埔教小學的關太,每逢冬季氣溫跌破10℃,行年六十的她便忽然返老還童,晨早流流喜孜孜跳跳紮地公告所有同屋主:「好嘢,今日可以着褲啦!」
我的學校也是10℃以下恩准女同學穿棉襖與襪褲,當然了解寒流襲港下,講求紀律的教育機構對服裝的特別通融;不明白的是,着裙是女性婀娜多姿的特權,怎麼如今的女人都寧願日日着褲?
到底是男人,就算是嗜買如命愛衫若狂的男人,仍然是男人。所以我真的一頭問號。
都說好的文人該有雌雄同體的想像力,真是口輕輕,着高踭鞋戴胸圍化妝修甲和應付每月生理期的麻煩,無親身經歷過都幾難憑空幻想,裙都一樣。
裙下之臣VS裙腳仔
‧與其說我是「喜歡裙」,不如說是「喜歡裙襬」,台灣人有句話「走路有風」,最能凸顯這種神采飛揚的道具,莫過於一條飄吓飄吓的長裙吧。裙子是活動的雕塑,每走一步那個form那個shape都變換一次,即使不必像瑪莉蓮夢露一樣特登行過地面上的通風口,只在一個較通爽的廣場上係咁意行幾步,已經煞是好看,而這種好看,事主甚至任何額外工夫都毋須做,只要附近有流動的空氣,坐或站享其成都可以,真化算。
‧所以我對裙子的崇拜不包括窄身裙,因為我喜歡的不是下面那個窿,或衩,而是圓周上「多餘」的布,偏偏近代男裝即使偶然有裙,也不敢如此招搖,明明裙就裙啦,又怕人嫌乸型,男裙都巧立名目自我解窘,通常只得我嫌不夠喉的蘇格蘭裙(Kilt)或者由日本劍道服裝變種出來的百褶(這大概是設計師心目中的男裙「安全範圍」吧),我心中最想穿的裙子,一是不穿,否則起碼圓枱,最好是超強動感飄飄吓的雪紡……雖然近年風氣較開通了,更多的人明白男人穿裙不一定是因為想扮女人,有時只不過是純粹的「想着吓」「想試吓」而已,所以如CommedesGarcons出名話之你點睇的品牌,也開始生產千層的biascut的男裙了,JohnGalliano也有過一個有荷葉透明薄紗裙子,不過那是一些NotinProduction的「概念車」,沒有下星期又來香港為新店開張的玲姐出手那麼狠。
其實,現在我只得魚尾裙是未着過的,五年之內,如果無designer出品我自己都要做一條,否則就太遲了。
‧我的第一條男裝裙子是十九或者二十買入的,當時託旅居倫敦的TomasChan替我買一條(在廿幾年前着出來比較沒那麼難為情的)真正的蘇格蘭男裝格子裙,他的回覆是,由於那些「正式」的Kilt有特別的用料和做法(例如百褶而每個褶都「入」得很深,又嘥布又難縫),所以都幾千港元起錶o架!我話咁冇嘢啦。
結果他幾個月後回港給我帶了一條平平哋而最接近的──在英國中下價女裝牌子MissSelfridge找了條大減價賣剩的48碼肥妹學生裙給我,綠色格仔有褶而半截的。已開心死我,不過由於畢竟是短裙而我又不想着對足球長襪遮擋腳毛,結果只是在入面打了條牛仔褲底的情況下穿了一次。
第一次真真正正「只」穿一條裙,大概要等三五年JeanPaulGaultier出了JeansLine之後,那是一條拖地的百褶牛仔褲(附吊帶)。
‧男人着裙,其實和人生好多事都一樣,只是「第一下」難,只要拍拍心口吸啖大氣走出街,你就發現眼望望的人沒想像中的多,之後就一不離二二不離三很好辦了。(尤其在香港這種大城市更好,朋友最近去東京玩,星期一晨早七點幾的新宿車站,一名豐滿OL踩斷斗零踭失去平衡由樓梯頂碌了40級到底,着地時已呈「唔郁」狀態,每分鐘2,000人流的公眾場所,居然一個走上前睇吓乜事使唔使幫手的人都冇──除了我兩個香港friend──所以男人着裙去官涌街市買餸,應該OK的。)
‧堅持着過裙才明白為甚麼連很girly的女仔都可免則免,才明白當年關太為甚麼在10℃以下高興得像心愛的球隊踢入了一粒一樣。
「被風吹起露底」反而沒想像中易,要相當「行衰運」才有機會中獎的,反而下面浸浸凉令人很欠安全感,萬一走過條污糟少少的街,那種被發狂老鼠曱甴「直搗黃龍」的恐懼鬥室,很難頂。上車落車出入要份外留神常常回頭其實也不難習慣,但入洗手間後,裙襬其實四圍「辣」,專揩不應該揩的東西則是次次都唔記得「gang住gang住」,不敢像平時般用尿兜也算了(和一班麻甩佬排排企然後揦起自己條裙的感覺,我咁前衞都覺得怪),平時笑那些慌失失女人做的核突事──後面裙腳攝了入自己底褲的橡筋內──居然報仇咁報地發生在自己身上才真正令人撼頭埋牆。
‧由於只是裙組的生手,自然也不能體會真女人着裙前濕碎但不能省略的內心交戰位「要着絲襪嗎?」「哪一款絲襪?」「生理上今天適合着裙嗎?」「今日有通窿的樓梯或天橋要行嗎?」「shave咗未?」「有沒有唔『kwark』腳的高踭鞋可以配合?」要答的問題多過去Starbuck點杯咖啡或去7仔買任何嘢……
‧葉德嫻小姐對我來說其中一樣最犀利的地方是,以前看她還做《歡樂今宵》時,一年真的起碼有360日是求求其其唔理身唔理世的,也真虧她忍得住,但每年總有三兩鑊大show,她是出盡十成功力扮到鬼火咁靚出來,由於落差太大,保證觀眾有「值得等你一年一度」的驚艷感,心法是:九十九收一放。
大概日日着褲的女生,除了真方便外,心裏也明白這種偶一為之的裙look,是對自己和身邊人一個更加矜貴的treat吧。
本周達人
香港以我所見的第一個着裙通街走的男人,是羅文,他着住蘇格蘭格仔裙坐住專程由倫敦運回香港當私人座駕的英國的士去尖沙嘴碼頭買份報紙兼大方俾記者影相,簡直是七十年代的ClassicAct。
蘿記是巨星,但我仍覺得他是被underrated的,他的品味他的勇氣他的衣服他的音樂他的作為,在當代是幾乎無人明的,但幾十年後睇番舊相,才驚嘆「原來佢30年前已經做咗呢樣嘢,勁!」
好多年之後,如果有人咁講我,就好囉。
本欄逢星期日刊出
Textby黃偉文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