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籃地北:艾華遜不懂「偉大」 - 李亦伸

天籃地北:艾華遜不懂「偉大」 - 李亦伸

艾華遜從來不懂得如何去定義「偉大」。
以我為主,給我一切,我的世界裏只有我,那只是追求「偉大」的方式之一,也是艾華遜追求成功的模式。但,艾華遜始終誤解「偉大」的定義。
1999年,當鄧肯進入NBA第3年,大衛羅賓遜主動把球隊「1哥」安靜的讓給了鄧肯,並且完成馬刺隊史第一座總冠軍,這是時代的交替,大衛羅賓遜所有作為都無損於他的偉大、氣度。
1997年,91年因為愛滋病退役的「魔術手」莊遜在湖人復出,年逾36歲的他不再年輕,不再擁有渾身魔法,他的體重甚至爆增,只能在湖人打強力前鋒的替補;他不再擁有湖人所有控球權與決定出手權,他安然的接受新的角色和定位,並且讓自己融入整個團隊,為球隊做出貢獻和犧牲。「魔術手」的籃球生涯與傳奇事蹟,並沒有因為他的績效滑落、角色轉變、球路調整受到任何影響。
2006年熱火封王,當年奧尼爾不再是場上的主宰,他成就獲迪和熱火,也成就自己第4座生涯總冠軍。奧尼爾懂得如何讓自己變得偉大,即使攻防數據和角色定位不再令自己滿意,但他真正開創另一種奧尼爾世代。
時代總是向前,艾華遜不懂偉大的多重定義,無法了解傳奇的誕生與傳承,注定將悲劇收場。
文:李亦伸
採訪籃球新聞20年,
現為台灣《圓球城市》
網站資深專欄作家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