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中有話 - 倪匡

話中有話 - 倪匡

人類語言,十分精妙,在很多情形下,會話中有話。乍聽,很平常,想一想,噢,原來如此。這種情形,粵語有最傳神恰當的形容,曰:「嗒落有味」。
話中話,大多是無意說的:衝口而出,話出了口,說的人知道了自己的話,被人家聽出了話中話,想收回,一言既出,什麼馬難追,被人聽出了心聲。
衝口而出的話中話,絕非偶然,而是這個人一直有這個想法,這想法見不得光,只能藏在心中陰暗角落,說的是另外冠冕堂皇的那一套。只有在不經意的狀況下,才會衝口而出。
其中最經典的例子,當屬記者訪問黨官,黨官劈頭就問記者「你準備為黨說話,還是為老百姓說話」的那一宗了。一句話,就暴露了黨官心目中黨和百姓是處於對立面的想法,是如何根深蒂固。
還有一種話中話,要聽多幾遍,方能聽出一些玄機來。更深奧的是,即使聽出了礙耳處,也不敢斷定說話人是不是真的無意中透露了心中真正的想法,因為實在太古怪了。
例如,在大慶典上,主禮人一開口:「全國同胞們,同志們,朋友們……」一句話,把人分成三類。其中「朋友們」應該是指國際友人,可以不論。奇的是「同胞們」和「同志們」,這兩者為什麼要分開來?同胞,當然是全國人民,同志,應該是黨員同志。黨員不也是同胞嗎?同胞不包括黨員嗎?七千萬黨員同志和十三億同胞,難道壁壘分明,在稱呼上也要分開分清?六十年前同一天,偉大的毛主席向全世界宣佈,也只說「中國人民站起來」,沒有在「中國人民」之外,加上「同志們」。可知在偉大的毛主席心中,黨員同志是和中國人民不分開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