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日本文化無處不在,那麼其中的代表,定有Sanrio份兒。例如HelloKitty,你很難想像她有甚麼產品沒出產過,3歲的愛Kitty,30歲的可能更迷。若問世間還有哪個卡通人物有此能耐,恐怕只有米老鼠吧。
Kitty30多歲,但原來Sanrio明年50大壽。作為日本CharacterGoods的老大,入侵香港數十年,成功元素在哪裏?今天就找來中大日本研究學系教授吳偉明,再加上也畫Cutie公仔的漫畫家門小雷,齊齊探討。
記者:何兆彬
攝影:楊錦文
Profile
吳偉明:
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教授,熱爆網站《知日部屋》屋主,網誌曾結集為《知日部屋》、《知日部屋2:東京暴走搜查線》。而吳教授喜歡大口仔,右圖的大口仔錢罌買了十多年,一直放辦公室,都發黃了。
門小雷:
11歲投稿到《A-club》,2001年17歲畢業後成為漫畫家。作品包括《宇宙不安學會》、《抑壓俠》。
領半世紀風騷
門:門小雷
吳:吳偉明教授
記:記者
記:Sanrio這家公司明年50周年了……
吳: 哈哈,我以為今天講HelloKitty。
記:今天題目是Sanrio50周年,咦對了,其實Kitty今年幾歲呢?
門:我記得是76年,因為我有朋友是76年出生的。
吳:Kitty該是74年開始,當初她出現在銀包上,沒名字的,出自己的產品可能是76年吧。(按維基:Kitty最初74年在日本出生,76年到美國。)
記:教授,我想問問,Sanrio這種專做角色的產品公司,角色又沒有漫畫故事,這形式似乎是日本獨有的吧,它是不是日本發明的呢?
吳:是否日本發明我不清楚,但你說得對,它是先設計角色然後才把它跨媒體化。在美國如迪士尼,他們是先推出卡通,之後受歡迎才多媒體化。至於Sanrio的建立,也許大家都知,最初是賣文具的,因要吸引女生就加入了很可愛Cutie的公仔。Sanrio的賺錢模式,是角色一受歡迎,同時就把角色多媒體化,推出自己的產品,然後把版權賣給人,所以像Kitty,她的產品已超過2萬種了,平均一個月就推出600種新產品,所以,你可以想像的產品它都推出過了Kitty版本。而大部份國家都有買Kitty的生產權,推出本地化的版本了。大家印象最深刻,就是1999年麥當勞買了Kitty的版權推出亞洲系列。
記:在日本,這類型的公司少嗎?
吳:其實不少,只不過Sanrio是最成功的一間。近年有一間很威脅到Sanrio的,叫San-X,它們的角色有烘燶麪包,San-X是厲害的,因為他們有Sanrio沒有的新意。其實往年Sanrio亦有競爭對手,但他們只會模仿Sanrio,出些很Cutie的角色,但San-X不強調Cutie,他們的角色都是另類的,它們可能沒有精神,很能配合日本或全世界的趨勢,很後現代的,例如不怎Upbeat,這就殺出了血路。
其實香港也有這種公司,如有一家叫可愛天國,就用同一模式,出可愛的Character,角色都很日本化,例如河童,另有一隻叫Nana,它是香港公司,但總要給你日本感覺。
爆紅秘訣:眼睛全黑
記:小雷,你小時有用Sanrio產品嗎?
門:當然有,如水壺或食物盒。細個喜歡Keroppi。我雖是女生,但很喜歡他們有個新幹線,有車有飛機……
吳:BB都很喜歡的,我兒子就愛這個。
門:反而我不怎喜歡Kitty,Keroppi中性些,還不時畫它,大概是小一吧。
記:Sanrio對你後來創作漫畫有影響嗎?
門:倒沒有。我是後來被動漫畫影響較大的,但到了今年推出一SetFigure(抑壓俠),我卻有向Sanrio作參考。我記得有一次看電視,探討到Sanrio的角色何解會受歡迎,我聽後覺得很有趣!他說:他們的角色眼睛都是全黑的,沒有白位的,乍看就會使人認為它這表情是開心又可以,悲傷又可以,容易有共鳴!另外,Sanrio的角色通常是一大配一小的,例如HelloKitty就會配隻小熊,使人覺得她特別可愛。
記:教授,它們的成功是世界性的吧?
吳:其實他們曾進攻美國,當年開過專門店,但不算成功。因他們賣的那一種Kawaii於美國人來說太Sweet。每個民族都不同,所以他們要在美國把Sanrio改作藍色,這就是Globalization(全球化)的戰略了,要配合每個地方來微調,這之後有好轉,但也不算太成功。其實他們真正大成功的,就只HelloKitty。
記:那麼Kitty與其他角色的分別在哪?
吳:分別在於,MyMelody一直是同一形象,但Kitty每兩三年就有一個新系列,所以對不同代的人來說,Kitty意義都不同。如現在的小妹妹買Kitty是因她可愛,但對30-40歲的女士來說是懷舊。好攞命嘅,你以為最花錢買Kitty係細路女,其實不,是30-40歲那輩。他們消費Kitty時重尋回憶,這是種Nostalgia(懷舊)。於是Sanrio有推出復古系列,如以前的Kitty是坐着的,不會走路,身旁有隻熊仔,女士們都喜愛。
記:只坐着?
吳:對,其實她的雙腳是「殘廢」的!現在很離奇,又會走路又會跳舞。所以女士們都只會喜歡以前的,或者這些女士都做了媽媽了,就會喜愛Kitty也帶着BB的造型。總之,就是她一定會有相應的產品去迎合你。
小飛俠症候群
記:那其他產品是因為角色有限制,不能如此?
吳:也不是,只是由於Sanrio想集中做Kitty,因為她賺錢嘛,不賺錢的你也不會花精力資源去投資吧。
記:小雷對Kitty有何感覺?
門:我覺得她是超級成功的。正如教授說,她是任何人都會買的,男仔又會買畀女仔。
記:這種事真可怕!
吳:但我覺得她的成功是一半的,她的Gender(性別)是很明顯的,只有女性會喜歡Kitty。像我,就從來未喜歡過,我鍾意大口仔,他有點蠱蠱惑惑。但我想補充,Kitty最厲害是她能夠入鄉隨俗,到台灣中國都能穿上唐衫、變成燈籠、利是封……甚至是周生生的金飾,或水晶麻雀。我去印尼還見過有回教徒打扮的Kitty。
記:哈哈哈,對對對。所以在某種意義上,Kitty真的是很沒有性格。
吳:也不是,她的商品太大了,因為每個人喜歡的Kitty都不一樣,便各自去找心目中的Kitty了。但香港人與日本人認知的Kitty很不一樣,香港人會認為她是一個很日本化的公仔,但日本人心中的Kitty是很西化的,因為她是在英國出生的一隻貓,吃芝士打網球的。兩者的想像空間都不一樣,因為這裏面太大了。
記:教授,我想問日本文化中,Kawaii(可愛)是一種代表,那Sanrio的東西也很有代表性了。
吳:這是一定的。曾有個社會學家SharonKinsella,她寫過一篇文章分析Sanrio及可愛的成功,她就說到了「日本的女孩不願長大,用這些可愛的產品,扮細個是可以得到原諒。」這是有道理的,我自己發現,日本不少這些收藏家,都是30-40歲,房間堆滿了Kitty。如果男孩子,我們叫他做PeterPanSyndrome,正是一種像小飛俠般不願長大的心態。
為慶祝Sanrio50周年,青衣城將變身50年前的SanrioVillage,Sanrio的經典人物將扮演不同角色的村民。市民只需隨緣樂助,即場捐款予香港公益金,即可進場。
青衣城Sanrio傳奇聖誕城
日期:即日至2010年1月3日
地點:青衣城一樓夢幻島大堂
查詢:2186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