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200件 50年代唱機 黑白電視機蘇屋邨邨民「古董」晒冷

約200件 50年代唱機 黑白電視機
蘇屋邨邨民「古董」晒冷

【本報訊】舊屋邨清拆重建所餘無幾,繼牛頭角下邨後,歷史第三悠久、歌神許冠傑曾住過的蘇屋邨,其中10座樓宇將於明年3月開始清拆。有團體收集了約200件,包括50年代的唱片機及14吋黑白電視機等邨民的舊物品,下月在邨內展出,讓人細味蘇屋邨及居民生活點滴。 記者︰馮永堅

依山而建的蘇屋邨在60至63年建成,15座樓宇提供5,000單位,是約30,000人的安樂窩。由於部份樓宇結構欠佳,房屋署早前決定明年3月開始清拆其中10座。關注本土文化發展的文化葫蘆,繼在牛下舉辦「牛下開飯」展覽後,於下月5及6日舉辦「SoLong‧蘇屋」展覽,在邨內丁香街與彩雀街交界露天公園展出約200件居民使用過的物品,除當年屬高檔消費品的14吋黑白電視及唱機,還有一些家庭必備的懷舊筷子盒及木製家具等,讓人知道蘇屋邨居民昔日生活。

老邨民懷念露台

「最唔捨得個露台同啲邨民,搬咗之後好唔習慣。」梁伯是蘇屋邨第一代居民,見證邨內興衰。家住石竹樓五樓的他表示,因沒有電梯,每日都要走數十級樓梯才能返家,反而增加了他與鄰舍的關係,「朝見口晚見面,個個都好熟。」梁伯說,蘇屋邨是全港絕無僅有附有露台的舊公屋,這也是他最欣賞之處,因為可以走出露台吸下新鮮空氣。他指,去年搬到元州邨後,環境雖有改善,但也不時返回舊居與街坊「打牙骱」。
蘇屋邨可說是名人輩出,梁伯指除許冠傑及已故歌手黃家駒,立法會議員謝偉俊及已故藝人鄭君綿,也是蘇屋邨出身。
負責展覽的文化葫蘆總幹事霍天雯表示,蘇屋邨部份單位設有露台,加上15幢樓宇有一字型、相連型及Y型三種建築風格,因此是本港最有特色的公屋之一,相信有關展覽可吸引逾千人參觀。謝偉俊表示,60至77年在蘇屋邨荷花樓居住,當年一家七口要逼在一個300呎單位生活,但卻很開心,「記得當時空氣好好,樓下好多地方玩。」面對舊居拆卸在即,過去也多次返蘇屋邨緬懷一番。

50年代唱機現今絕無僅有,當年只有中產人士才買得起。

「SoLong‧蘇屋」展覽介紹

地點:蘇屋邨丁香街與彩雀街交界露天公園
日期:12月5及6日
時間:10am至6pm
展品:約200件蘇屋邨居民生活用品,包括14吋黑白電視、50年代唱片機、懷舊筷子盒及木製家具等

資料來源:文化葫蘆

房署死守地盤重建

【本報訊】土地難求,房屋署搵地建公屋難上加難,已拆卸的北角邨臨海地皮就要交回政府作其他發展。據了解,發展局曾要求房署交回已拆卸的元朗邨,地皮面積約1.6公頃,不過房署「死守唔放」,強調會重建成為公屋,預計於2016年完工後可提供約390個單位。
房署發言人表示,蘇屋邨和元朗邨是房委會擬建的公屋重建計劃。蘇屋邨發展計劃已諮詢深水埗區議會,地區人士普遍接受和支持公屋方案。該邨重建工程預計於2015及2018年分期完工,屆時將提供約6,200個單位。另元朗邨的諮詢工作則仍在進行中,預計於2016年完工後可提供約390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