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酋杜拜酋長國(Dubai)債務危機爆煲,觸發環球投資者信心危機。杜拜當局雖試圖安撫,強調當地經濟底子厚,債務重組行動經精心計算,卻遏止不了全球股市拋售潮。西方傳媒猛批杜拜想藉長假期掩飾壞消息,是嚴重失算,在債務問題欠缺透明度下,恐慌只會加深,恐醞釀黑色星期一。
杜拜近年致力打造中東銷金窩,整個酋長國共欠債800億美元(6,240億港元),其中龍頭國家投資公司「杜拜世界」(DubaiWorld)佔590億美元(4,602億港元)。杜拜周三投下深水炸彈,要求暫停償還杜拜世界及其物業發展子公司棕櫚島集團(Nakheel)欠債半年,以便債務重組,消息震驚金融世界,震散各地股市。
全國欠債達6240億
杜拜的債務黑洞到底有多深?誰最受打擊?這是全球金融世界前日(周四)急於找答案的問題。歐洲金融機構是杜拜的大債主,涉款估計高達400億美元(3,120億港元),尤以英國的銀行貸款最多,皇家蘇格蘭銀行潛在損失約23億美元(179億港元),滙豐銀行為6.11億美元(47.6億港元),渣打為1.77億美元(13.8億港元),日本住友三井為2.25億美元(17.5億港元),台灣金融機構損失約1.99億美元(15.5億港元)。投資者擔心英國銀行再要大幅撇賬,紛紛拋售銀行股,令英國銀行股市值單是前天蒸發了140億英鎊(1,779億港元)。
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和標準普爾,紛紛降低杜拜政府公司的評級。杜拜的信貸違約掉期(CDS)價格,即為貸款給杜拜投保的費用,急升了13.6%,其他波斯灣國家與匈牙利和希臘等有債務問題的新興市場國家,CDS價格都顯著升高。
杜拜最高財政委員會主席艾哈邁德親王(SheikhAhmedbinSaeedal-Maktoum)前日解畫,稱要杜拜世界暫停還債,是經過「小心策劃」,事前完全知道市場會有甚麼反應,但政府一定要採取果斷行動介入和解決債務問題。他指杜拜跟其他大城市一樣要面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挑戰,但強調杜拜經濟基本因素良好。
艾哈邁德又指杜拜世界子公司杜拜港口世界(DPWorld),將不在債務重組之列。杜拜港口世界在全球多地營運49個港口,盈利甚佳,杜拜想隔開債務問題不大的子公司,但基金經理指貸款是基於信心,母公司有難,子公司難倖免。
揚言子公司盈利甚佳
更大的問題,是市場急需知道的進一步資料,艾哈邁德說下周初才提供。法國巴黎銀行首席中東策略員瓦萊說:「杜拜世界不是普通公司,而是個欠缺企業管治和財政透明度的大集團,沒有人清楚它有甚麼資產和真正欠債有多大。」市場不清楚問題有多大,就只有恐慌性拋售與杜拜有關的股票。
英國《金融時報》指杜拜在假期前突宣佈暫停還債,是嚴重失算,「留下一大堆損害杜拜聲譽的問題」,令杜拜想做中東的香港和新加坡之夢泡湯,變得比阿根廷更不可預測。
杜拜在當地宰牲節一星期假期兼美國感恩節假期前夕宣佈暫緩還債消息,被指想用長假期掩蓋壞消息,英國《泰晤士報》指可能有反作用,令不明朗製造的沽壓放大,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災,恐慌就是在之前的周末發酵。美國昨日只有半日市,料未能消化沽壓,令下周一市況更凶險。
路透社/英國《泰晤士報》/《金融時報》
杜拜債務危機Q&A
Q:為何杜拜財困會衝擊全球金融市場?
A:杜拜政府對外舉債800億美元(6,240億港元)大興土木,當中國企杜拜世界的債務佔了590億美元(4,602億港元),而借錢給杜拜世界的環球金融機構多達70間,包括滙豐、渣打、蘇格蘭皇家銀行、萊斯銀行等。一旦杜拜世界無法還債,70間銀行將要大幅撇賬。
Q:為何投資者會這麼恐慌?
A:投資者擔心這是新一波金融危機的警號,歷史證明金融危機通常是在人人不為意的地方引爆,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機和去年冰島破產危機,都是最佳例子。投資者最擔心杜拜為了籌錢還債,不惜賤賣海外和本地資產,拖累環球資產價格進一步下跌,令現時在倫敦等地開始出現的復蘇迹象,立即消失。
Q:杜拜為何出現資產泡沫?
A:發展商用低成本的借貸,支持奢華和昂貴建築項目,吸引許多外國名人前來置業,令樓價在四年內飆升200%,形成巨大樓市泡沫,金融海把泡沫戳破。
Q:為何名人喜歡在杜拜置業?
A:受到陽光、海灘、大型購物中心、低稅率吸引。在此置業的名人有碧咸、奧雲、畢彼特等。
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