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指數升至129灰霾珠三角「不適合人居住」

空氣污染指數升至129
灰霾珠三角「不適合人居住」

珠三角本周出現自去年10月、金融海嘯爆發以來最嚴重灰霾天氣。廣州市的高樓大廈都埋在灰濛濛裏,市環保局更指出污染指數前日升至129,空氣質素已達「不適合人類居住」等級,醫院逼爆了患呼吸系統疾病民眾。有學者認為,這次灰霾天氣與經濟復蘇有關,預計明年經濟進一步回復,灰霾天氣將再次長駐。

廣州市環保局公佈,當地前日平均空氣污染指數高達129,屬於空氣污染的第Ⅲ級,不適合人類居住,健康的民眾會出現刺激症狀,而已患病的民眾病情將會加劇。昨日全市平均空氣污染指數為97,九個空氣監察點中,包括海珠區寶崗、天河區體育東、黃埔區大沙及花都區新華錄得輕微污染,其中花都新華錄得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顆粒物的污染指數,都是全市最高。

民眾外出戴口罩,避免吸入污染物。

市民上街戴口罩 醫院擠滿人

受灰霾天氣襲擊,一般民眾不用看數字也知道空氣污染嚴重。有外出的市民說:「就是這幾天看出去都是灰濛濛的,鼻子不舒服,呼吸也不舒服!」不少人上街都戴上口罩,市內各大醫院則逼滿患慢阻肺、哮喘、鼻炎的病人。中山六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韋民稱,呼吸疾病的門診量比平時增加一倍,廣醫一院收治的相關病人增加兩成。
有醫生提醒民眾,在這樣的天氣,民眾應飲湯水,保持呼吸道濕潤,同時要保持房間通風,不讓病菌聚集。有晨運習慣的民眾則要停止,最好選擇下午、黃昏時分做運動。
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研究員吳兌指出,這次珠三角大範圍的灰霾天氣,主要是早前冷空氣過境後,空氣變暖,形成氣流停滯區,令大氣中的污染物無法吹散,形成灰霾天氣外,這次範圍大、區域性、持續多日的嚴重灰霾天氣,與今年下半年珠三角經濟復蘇有很大的關係。

經濟復蘇 工業生產加劇污染

吳兌認為,廣東經濟復蘇,工業生產、交通活動頻率提高,產生的污染物也會增加,對灰霾天氣出現起推波助瀾作用。此外,廣州當局正密鑼緊鼓準備明年亞運會,全市滿佈建築地盤,揚塵特別大,令灰霾情況雪上加霜。
有學者則指出,去年金融海嘯爆發後,珠三角大批工廠倒閉,生產停頓,廣州經歷空氣最好的時期。在過去一年,廣州只有57日出現灰霾天氣。學者預測,隨着工廠接到定單,陸續開工,珠三角灰霾天氣的日數將會相應增加,此舉亦將令香港的藍天日漸減少。
廣州市環保局則預測,灰霾天氣今日將會持續,隨着一股冷空氣明日抵達珠三角,灰霾現象有望自北向南先後改善。
廣東《羊城晚報》/《南方都市報》

鍾南山:50歲以上肺都是黑

「50歲以上的廣州人肺都是黑色的!」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鍾南山直言,廣州空氣污染嚴重,灰霾天不斷,患呼吸道疾病民眾不斷增加。有專家認為,當局要改善灰霾天氣問題,最少要努力十多年。

懸浮粒子危害健康

根據中國氣象局的定義,灰霾天氣是指「大量極細微的塵粒,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能見度跌至10公里以下,空氣混濁」。鍾南山指出,研究發現空氣中的懸浮粒子對人體的影響最大,最微小的粒子,不但可以吸入支氣管、咽、鼻,更可以進入肺泡,不但會引發急性中毒,更可能引發支氣管炎、肺氣腫、過敏性鼻炎、哮喘等,對人體構成危害。
珠三角是其中一個經常有灰霾天氣的地區,廣州去年有110日出現灰霾,佛山則有151日。廣州當局要在明年亞運前改善灰霾天氣,今、明兩年將動用24億元人民幣,透過協助企業脫硝脫氮及減少可揮發性有機物,希望能改善空氣質素。但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研究所的副研究員鄧雪姣則認為,在考慮污染物排放量及氣候因素,要讓珠三角灰霾天數減半,至少需要十多年。
上海《新民周刊》/廣東《南方都市報》

鍾南山

佛山能見度僅5米 公路封閉排滿車龍

珠三角受灰霾天氣影響,能見度急降,其中佛山市部份高速公路的能見度昨晨更跌至只有5米,導致市內五條高速公路封閉,被困在路上的司機怨聲載道。而廣州市內的能見度也只有1公里,司機放慢車速,上班時間交通嚴重擠塞。
佛山市西二環南段、廣明高速、廣三高速、廣肇高速等高速公路,昨晨的能見度只有幾百米,部份路段只有5米,交警將公路封閉,路上排滿車龍,司機未知封路情況,都下車與其他司機交換情報。廣州交管部門則密切監察佛山的封路情況,疏導車流。
廣州的情況也不見得很好,一名外省司機昨日說:「住在廣州七、八年,從來沒見過這麼灰的天氣!」廣州市區道路連續多日籠罩在灰霾之下,能見度只有1到3公里,番禺區能見度降至800米,司機都變得十分謹慎,緩慢前行,上班時車龍都排得很長。
廣東南方網/《新快報》

佛山多條高速公路昨日因能見度低而臨時關閉。